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疲劳问题简述 | 第12-16页 |
1.2.1 疲劳基本特性 | 第12-13页 |
1.2.2 疲劳破坏机理及显著特征 | 第13-14页 |
1.2.3 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| 第14-16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0页 |
1.3.1 疲劳问题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.2 焊接钢结构疲劳性能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3.3 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4 提高焊接钢结构疲劳性能的常用措施 | 第20-21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1.5.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5.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标准试件轴向等幅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| 第23-39页 |
2.1 引言 | 第23页 |
2.2 试件制备 | 第23-25页 |
2.3 试验加载方案 | 第25-26页 |
2.3.1 加载控制方式 | 第25页 |
2.3.2 失效标准 | 第25页 |
2.3.3 试验设备及加载方案 | 第25-26页 |
2.4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6页 |
2.4.1 低周疲劳寿命及作动力循环曲线 | 第26-29页 |
2.4.2 应变幅极值循环曲线 | 第29-31页 |
2.4.3 循环应力——应变响应特征 | 第31-34页 |
2.4.4 应力——应变滞回曲线 | 第34-35页 |
2.4.5 断口宏观特征 | 第35-3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9页 |
第三章 Q345钢标准试件焊缝低周疲劳寿命评估 | 第39-49页 |
3.1 引言 | 第39页 |
3.2 应变幅——寿命曲线 | 第39-40页 |
3.3 标准试件的初始应变幅——寿命公式 | 第40-41页 |
3.4 Q345钢标准试件有限元分析 | 第41-46页 |
3.4.1 标准试件有限元模型 | 第41-42页 |
3.4.2 标准试件有限元分析 | 第42-45页 |
3.4.3 标准试件的优化应变幅——寿命公式 | 第45-4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9页 |
第四章 高层钢结构的地震弹塑性响应分析 | 第49-63页 |
4.1 引言 | 第49页 |
4.2 结构模型的建立 | 第49-51页 |
4.3 结构模态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4 地震波的选取 | 第53-55页 |
4.5 地震响应分析 | 第55-61页 |
4.5.1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变化规律研究 | 第55-58页 |
4.5.2 结构损伤情况 | 第58-60页 |
4.5.3 高层钢结构梁柱焊接薄弱节点 | 第60-61页 |
4.6 钢结构梁柱焊接节点疲劳破坏研究 | 第61-62页 |
4.6.1 钢结构梁柱焊接节点的破坏形式及分析 | 第61页 |
4.6.2 钢结构梁柱焊接节点疲劳破坏的预防措施 | 第61-62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钢结构梁柱焊接节点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| 第63-77页 |
5.1 引言 | 第63页 |
5.2 疲劳寿命预测理论 | 第63-65页 |
5.2.1 疲劳寿命分析方法适用范围 | 第63-64页 |
5.2.2 局部应力应变法的计算流程 | 第64-65页 |
5.3 钢结构梁柱焊接局部节点有限元分析 | 第65-70页 |
5.3.1 梁柱焊接局部节点选取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65-67页 |
5.3.2 梁柱焊接局部节点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| 第67-70页 |
5.4 钢结构梁柱焊接边节点有限元分析 | 第70-75页 |
5.4.1 梁柱焊接边节点有限元模型 | 第70-71页 |
5.4.2 梁柱焊接边节点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| 第71-7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81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77-78页 |
6.1.1 Q345钢标准试件焊缝低周疲劳性能特征 | 第77-78页 |
6.1.2 高层钢结构地震弹塑性响应特征 | 第78页 |
6.1.3 钢结构梁柱焊接节点低周疲劳性能特征 | 第78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78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