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5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6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14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回顾与研究方法 | 第9-14页 |
| 2 唐代虑囚制度的起源和概况 | 第14-21页 |
| ·唐以前的录囚制度 | 第14-15页 |
| ·唐代虑囚的发展概况 | 第15-17页 |
| ·唐代虑囚的称谓嬗变 | 第17-21页 |
| 3 唐代虑囚制度的形式 | 第21-40页 |
| ·皇帝虑囚 | 第21-26页 |
| ·诸府州县虑囚 | 第26-29页 |
| ·中央诸司虑囚 | 第29-33页 |
| ·遣使虑囚 | 第33-40页 |
| 4 唐代虑囚制度的特征和影响 | 第40-50页 |
| ·虑囚与宽宥 | 第40-44页 |
| ·虑囚与弭灾 | 第44-47页 |
| ·虑囚与理冤 | 第47-50页 |
| 5 结论 | 第50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| 附录一 | 第55-63页 |
| 附录二 | 第63-66页 |
| 简历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