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8-11页 |
| 符号说明 | 第11-12页 |
| 第一部分 前言 | 第12-31页 |
| 一、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5页 |
| 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5-28页 |
| 三、问题的提出 | 第28-31页 |
|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| 第31-35页 |
| 一、被试 | 第31页 |
| 二、研究方法 | 第31页 |
| 三、技术路线 | 第31-32页 |
| 四、研究工具 | 第32-33页 |
| 五、应对措施集中培训 | 第33页 |
| 六、施测方法与程序 | 第33-34页 |
| 七、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第三部分 结果 | 第35-43页 |
| 一、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分析 | 第35页 |
| 二、专科护生在实习的不同阶段职业倦怠的状况 | 第35-41页 |
| 三、护生自评量表结果 | 第41-43页 |
| 第四部分 讨论 | 第43-47页 |
| 一、专科护生实习期间确实存在轻中等程度的职业倦怠感 | 第43-44页 |
| 二、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专科护生职业倦怠的发生,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| 第44页 |
| 三、应对措施集中培训对专科护生职业倦怠感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四、对护理职业教育提出的建议 | 第45-46页 |
| 五、对本研究的反思 | 第46-47页 |
| 第五部分 结论 | 第47-48页 |
| 附录1:应对措施培训计划 | 第48-51页 |
| 附录2研究工具(样题) | 第51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0-61页 |
|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