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纳米科技发展回顾 | 第9-11页 |
·纳米材料概述 | 第11-14页 |
·氧化锌纳米材料简介及其应用 | 第14-16页 |
·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概述 | 第19-32页 |
·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| 第19-23页 |
·气相传输冷凝法 | 第19-21页 |
·电化学沉积法 | 第21-23页 |
·PDMS 软模版转移技术 | 第23-27页 |
·样品转移技术简介 | 第23-24页 |
·软模版转移技术 | 第24-27页 |
·阴极荧光技术 | 第27-29页 |
·阴极荧光技术原理简介 | 第27页 |
·阴极荧光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| 第27-29页 |
·结论 | 第29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表面效应对氧化锌纳米线缺陷诱导发光的影响:空间分辨CL谱研究 | 第32-45页 |
·引言 | 第32-33页 |
·样品与实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34-43页 |
·氧化锌纳米线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| 第34-35页 |
·加速电压对氧化锌纳米线CL 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·空间分辨CL 谱的测量与结果 | 第37-43页 |
·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应力对氧化锌纳米线近带边荧光发射峰位的影响 | 第45-58页 |
·引言 | 第45-46页 |
·对弯曲氧化锌纳米线的空间分辨CL 谱表征 | 第46-5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7页 |
·实验结果和讨论 | 第47-56页 |
·样品形貌和结构表征 | 第47-49页 |
·空间分辨CL 谱的采集和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基于几何模型的应变量估算 | 第52-55页 |
·对应力的估算和讨论 | 第55-56页 |
·结论 | 第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、接收及准备中的文章和专利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