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食品安全新闻的衍生效果
前言 | 第1-10页 |
第1章 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新闻 | 第10-21页 |
·食品安全的定义衍变过程 | 第10-12页 |
·食品安全新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| 第12-15页 |
·“大跃进”时期的粮食新闻 | 第13-14页 |
·舆论监督背景下的食品安全新闻 | 第14-15页 |
·食品安全新闻的分类 | 第15-17页 |
·生产环节曝光型 | 第15页 |
·专业信息发布型 | 第15-16页 |
·制度法规问责型 | 第16页 |
·事后措施补救型 | 第16-17页 |
·政策信息传达型 | 第17页 |
·食品安全新闻的特征 | 第17-21页 |
·信源的确定性 | 第17-18页 |
·媒体合力的巨大冲击性 | 第18-19页 |
·传播效果的多层差异性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食品安全新闻的受众衍生效果 | 第21-30页 |
·叙事性食品安全新闻设置食品安全虚拟环境 | 第21-24页 |
·叙事型食品安全新闻为受众营造虚拟现实 | 第21-22页 |
·叙事细节放大化引发受众现实恐慌 | 第22-24页 |
·食品安全负面信息催生食品安全网络舆论场 | 第24-27页 |
·食品安全新闻形成媒体消费环境 | 第27-30页 |
·食品安全新闻产生“超广告”效力 | 第27-28页 |
·食品安全新闻对消费者形成潜在劝说性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食品安全新闻的社会衍生效果 | 第30-37页 |
·食品安全新闻建构“再构成”环境及其特点 | 第30-33页 |
·“再构成”环境的主观性 | 第31页 |
·“再构成”环境的部分性 | 第31-32页 |
·“再构成”环境的聚焦性 | 第32-33页 |
·食品安全新闻推动社会问题形成 | 第33-37页 |
·食品安全从“传媒议程”衍变为“公众议程” | 第33-34页 |
·食品安全从“公共议程”衍变为社会问题 | 第34-37页 |
第4章 食品安全新闻的政治衍生效果 | 第37-43页 |
·食品安全新闻对政治议程产生决定性影响 | 第37-40页 |
·食品安全新闻对政府官员形成舆论压力 | 第40-43页 |
第5章 食品安全新闻衍生的负效果及规避策略 | 第43-49页 |
·食品安全新闻衍生的负效果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不确定的食品安全新闻造成不必要损失 | 第43-45页 |
·媒体偏见使受众获得不平衡信息 | 第45-46页 |
·如何规避食品安全新闻的负效果 | 第46-49页 |
·食品安全新闻必须准确无误、事实确凿 | 第46-47页 |
·新闻必须真实全面、遵循平衡原则 | 第47页 |
·采用对比说明的新闻手法 | 第47页 |
·新闻中避免出现猎奇性渲染描写 | 第47-48页 |
·食品安全新闻要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 | 第48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