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出版事业论文--世界各国出版事业论文--中国论文

消费社会文化背景下我国快餐书研究

绪论第1-10页
第一章 快餐书的社会文化背景第10-15页
 第一节 以消费而不是生产为推动力的消费社会已现端倪第10-12页
  一 消费社会初现第10页
  二 消费引领生产,加速地推陈出新是生产发展的要求,其消费性成就其速朽性第10-11页
  三 消费符号化趋向第11页
  四 消费文化是联结社会的主要关系第11-12页
  五 总结第12页
 第二节 我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期与工业信息化发展的快节奏第12-13页
  一 社会文化多元化、大众化发展第12-13页
  二 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加快第13页
 第三节 快餐文化快餐书的出现第13-15页
  一 更多的渠道以及休闲方式与激增的信息量之间的矛盾第13-14页
  二 快餐文化产生第14页
  三 快餐书的出现第14-15页
第二章 快餐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第15-20页
 第一节 历史发展第15-16页
 第二节 当前图书市场快餐书的基本状况第16-17页
 第三节 褒奖与戗责第17-20页
第三章 快餐书的界定与基本特征第20-29页
 第一节 快餐书概念与界定第20-21页
 第二节 快餐书的基本特征第21-26页
  一 时效性第21-22页
  二 消费性第22-23页
  三 浓缩性第23-24页
  四 愉悦性第24-25页
  五 时尚性第25-26页
 第三节 快餐书概念与基本特征的进一步厘定阔清第26-29页
  一 概念与特征的有机体系第26页
  二 与畅销书的区别与联系第26-27页
  三 与快速读本的比较第27-29页
第四章 快餐书的运作第29-42页
 第一节 概念运作第29-33页
  一 新概念的来源第30-33页
  二 概念生发的几点原则第33页
 第二节 抢抓时效第33-35页
  一 快餐书的自身特点决定要反应迅速第33-34页
  二 与其它媒体读物竞争第34页
  三 度的问题第34-35页
 第三节 形式创新第35-37页
  一 封面第35-36页
  二 书名第36页
  三 读图时代第36-37页
  四 包装异本与多媒体书第37页
 第四节 市场细分定位第37-38页
 第五节 全向度媒体宣传第38-39页
 第六节 渠道选择第39-40页
 第七节 市场反馈第40-42页
  一 销售上市场反馈第40-41页
  二 内容上市场反馈第41-42页
第五章 快餐书的负面影响及其完善方式第42-46页
 第一节 负面影响第42-43页
  一 快餐书营养单一,不能满足全部需要第42页
  二 时尚性流于肤浅媚俗,容易出现不良导向第42-43页
  三 消费性制约于商品逻辑,容易急功近利第43页
 第二节 快餐书的完善途径第43-46页
  一 社会大环境自身调节的完善第44页
  二 出版社出版经验的积累,对快餐书是一个不断修正的完善第44-46页
结语第46-47页
注释第47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罗伯特·洛威尔挽诗的荒原主题
下一篇:如何走出在理解现代与后现代艺术上的误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