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5页 |
·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| 第10-13页 |
·双电层电容器 | 第10-12页 |
·法拉第赝电容电容器 | 第12-13页 |
·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| 第13页 |
·影响比电容的因素 | 第13-16页 |
·比表面积 | 第13页 |
·孔径 | 第13-16页 |
·表面官能团 | 第16页 |
·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| 第16-22页 |
·活性炭 | 第16-18页 |
·炭气凝胶 | 第18-19页 |
·活性炭纤维 | 第19-20页 |
·纳米碳管 | 第20-21页 |
·模板炭 | 第21-22页 |
·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·太阳能储存系统 | 第22页 |
·混合动力汽车 | 第22页 |
·不间断电源系统 | 第22页 |
·航空领域 | 第22-23页 |
·军事领域 | 第23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实验原料和分析表征 | 第25-30页 |
·主要实验原料 | 第25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5-26页 |
·分析表征 | 第26-30页 |
·椰壳炭收率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·碘吸附值的测定 | 第27页 |
·氮气吸附 | 第27页 |
·扫描电镜 | 第27页 |
·透射电镜 | 第27页 |
·热重 | 第27页 |
·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| 第27页 |
·循环伏安测试 | 第27-28页 |
·交流阻抗测试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椰壳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| 第30-43页 |
·引言 | 第3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0-31页 |
·椰壳炭的制备 | 第30页 |
·椰壳炭电极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·水蒸气流量对椰壳炭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1-37页 |
·水蒸气流量对椰壳炭收率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水蒸气流量对椰壳炭孔结构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·水蒸气流量对椰壳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水蒸气流量对椰壳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3-37页 |
·活化时间对椰壳炭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7-42页 |
·活化时间对椰壳炭收率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活化时间对椰壳炭孔结构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活化时间对椰壳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| 第40页 |
·活化时间对椰壳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层次孔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| 第43-60页 |
·引言 | 第4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3-44页 |
·层次孔多孔炭的制备 | 第43-44页 |
·电极的制备 | 第44页 |
·层次孔多孔炭的结构及其热性能 | 第44-46页 |
·预聚合温度对层次孔多孔炭的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6-51页 |
·孔结构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电化学性能 | 第47-51页 |
·模板用量对层次孔多孔炭的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4页 |
·孔结构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电化学性能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老化时间对层次孔多孔炭的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| 第54-58页 |
·孔结构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电化学性能 | 第56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5章 中孔炭微球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| 第60-70页 |
·引言 | 第6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0页 |
·中孔炭微球(MCM)的制备 | 第60页 |
·MCM/HSAC复合电极的制备 | 第60页 |
·MCM和HSAC的性质 | 第60-63页 |
·MCM和HSAC的孔结构 | 第60-62页 |
·MCM/HSAC电极的表面形貌 | 第62-63页 |
·MCM/HSAC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| 第63-68页 |
·电极比电容 | 第63-65页 |
·实际比电容与理论比电容的比较 | 第65-66页 |
·循环伏安特性 | 第66-67页 |
·交流阻抗特性 | 第67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6章 主要结论及工作展望 | 第70-72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0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