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(Abstract) | 第1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§1.1 信息隐藏技术的历史和现状 | 第10-14页 |
§1.2 信息隐藏的一般性模型及有关术语 | 第14-15页 |
§1.3 阈下信道理论的起源和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§1.4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阈下信道的带宽研究 | 第20-34页 |
§2.1 ElGamal数字签名方案中的阈下信道 | 第20-23页 |
§2.2 DSS数字签名方案中的阈下信道 | 第23-26页 |
§2.3 窄带阈下信道的计算量分析 | 第26-27页 |
§2.4 牛顿信道的缺陷及其改进 | 第27-32页 |
§2.5 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封闭阈下信道的若干方法研究 | 第34-49页 |
§3.1 封闭阈下信道的两种方案及其缺陷 | 第34-36页 |
§3.2 抵御分割选择法的阈下信道及其带宽分析 | 第36-40页 |
§3.3 封闭阈下信道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| 第40-44页 |
§3.4 基于Chaum零知识证明协议的封闭阈下信道方案 | 第44-46页 |
§3.5 基于可转换协议的封闭阈下信道方案 | 第46-47页 |
§3.6 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阈下信道的信息论分析方法 | 第49-61页 |
§4.1 阈下信道的安全条件 | 第49-51页 |
§4.2 宽带阈下信道的安全性分析 | 第51-52页 |
§4.3 窄带阈下信道的安全性分析 | 第52-54页 |
§4.4 阈上信道及其安全性分析 | 第54-58页 |
§4.5 信息隐藏一般性模型的安全性分析 | 第58-60页 |
§4.6 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五章 阈下信道的理论安全模型 | 第61-68页 |
§5.1 假设检验与相对熵 | 第61页 |
§5.2 阈下信道的一个理论安全模型 | 第61-62页 |
§5.3 窄带阈下信道的安全度 | 第62-65页 |
§5.4 宽带阈下信道的安全度 | 第65-66页 |
§5.5 牛顿信道的安全度 | 第66-67页 |
§5.6 小结 | 第67-68页 |
结束语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8页 |
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完成的论文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