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| ·核能与锝 | 第9-14页 |
| ·核能源的利用 | 第9-10页 |
| ·核废物的危害 | 第10-13页 |
| ·锝及锝的替代元素 | 第13-14页 |
| ·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发展 | 第14-16页 |
| ·氧化还原反应热力学的发展 | 第14页 |
| ·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发展 | 第14-16页 |
| ·氧化还原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关系 | 第16页 |
| ·零价纳米铁性质及制备 | 第16-17页 |
| ·零价纳米铁的性质 | 第16-17页 |
| ·零价纳米铁的制备 | 第17页 |
| ·MATLAB 与氧化还原反应 | 第17-18页 |
| ·MATLAB 简介 | 第17-18页 |
| ·MATLAB 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| 第18页 |
| ·研究目标、内容和意义 | 第18-21页 |
| ·实验目标和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·实验意义 | 第19-21页 |
| 第2章 还原反应热力学和机理研究 | 第21-27页 |
| ·零价纳米铁还原固定高锝酸根的机理研究 | 第21-22页 |
| ·还原反应热力学计算 | 第22-23页 |
| ·纳米铁表面的活性位数 | 第23-24页 |
| ·零价纳米铁还原高铼酸根的独立反应 | 第24-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3章 实验部分 | 第27-37页 |
| ·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27-29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27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7-28页 |
| ·纳米铁的制备和铼的分析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·纳米铁还原高铼酸根动力学实验 | 第29-34页 |
| ·纳米铁处理铼的动力学反应规律 | 第29-31页 |
| ·纳米铁处理铼的活化能研究 | 第31-32页 |
| ·pH 对纳米铁处理铼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不同粒径的铁对处理铼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7页 |
| 第4章 还原反应动力学模型对比及模拟研究 | 第37-51页 |
| ·还原反应动力学模型介绍 | 第37-38页 |
| ·朗格缪尔-欣谢尔伍德(Langmuir-Hinshelwood)动力学模型 | 第37-38页 |
| ·里迪尔-埃里克(Rideal-Eley)机理 | 第38页 |
| ·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比对 | 第38-40页 |
| ·朗格缪尔-欣谢尔伍德(Langmuir-Hinshelwood)动力学模型 | 第38-39页 |
| ·里迪尔-埃里克(Rideal-Eley)机理 | 第39页 |
| ·两种机理对比结果 | 第39-40页 |
| ·利用 MATLAB 确定反应级数 | 第40-45页 |
| ·MATLAB 确定反应级数 | 第40页 |
| ·Runge-Kutta 方法动力学计算 | 第40-44页 |
| ·反应动力学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零价纳米铁还原高铼酸根的独立反应的确定 | 第45-49页 |
| ·纳米铁还原高铼酸根体系中的独立反应 | 第45页 |
| ·应用 MATLAB 确定独立反应数 | 第45-46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46-49页 |
| ·MATLAB 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|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51-53页 |
| ·结论 | 第51页 |
| ·展望 | 第51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-5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