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探源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6页 |
(一)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(二) 研究对象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(三) 研究的现状 | 第12-14页 |
(四)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| 第14-16页 |
一 群体性事件分类概况 | 第16-25页 |
(一) “集体维权”型群体性事件 | 第17-20页 |
(二) “个人维权”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| 第20-23页 |
(三) “公共事件”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| 第23-25页 |
二 现存行政体制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原发性 | 第25-31页 |
(一) 行政机构垄断性管制社会资源 | 第25-26页 |
(二) 评价考核机制刺激行政机关滥权 | 第26-28页 |
(三) 单向负责模式造成了上级部门监督虚化 | 第28-29页 |
(四) 体制性迟钝 | 第29-31页 |
三 法律与立法体制的不健全 | 第31-36页 |
(一) 法律体系设立的失调 | 第32-33页 |
(二) 立法机关的监督职能自我放弃 | 第33-34页 |
(三) 法律的权威被行政机构架空 | 第34-35页 |
(四) 司法机关实质的行政化从属 | 第35-36页 |
四 中国的历史传统影响下的政治文化 | 第36-41页 |
(一) 起源于专制传统的“管制”思维 | 第36-37页 |
(二) “人治”的传统 | 第37-39页 |
(三) 军事化社会的意识遗存 | 第39-41页 |
五 社会改革过程中的脱节 | 第41-47页 |
(一) 政治体制的“粗放”现状 | 第41-43页 |
(二) 社会阶层分化造成社会利益复杂化 | 第43-44页 |
(三) 现代社会对传统治理模式的挑战 | 第44-47页 |
六 群体性事件的解决途径 | 第47-51页 |
(一)先党内民主后人民民主 | 第47-48页 |
(二) 建立法治化国家 | 第48-49页 |
(三)改变政治官僚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 | 第49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