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提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引言 | 第7-9页 |
| 临床研究 | 第9-25页 |
| 一、研究对象 | 第9-13页 |
| (一) 病例来源 | 第9页 |
| (二) 诊断标准 | 第9-12页 |
| (三) 入选排除标准 | 第12-13页 |
| 二、研究方案 | 第13-17页 |
| (一) 试验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(二) 观察指标 | 第14-15页 |
| (三) 疗效判定标准 | 第15-16页 |
| (四) 安全性评价标准 | 第16-17页 |
| (五) 统计学方法 | 第17页 |
| 三、研究结果 | 第17-25页 |
| (一) 基本临床特征 | 第17-19页 |
| (二) 疗效性评价 | 第19-25页 |
| 讨论 | 第25-38页 |
| 一、方证立论分析 | 第25-29页 |
| (一) 祖国医学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论述 | 第25-26页 |
| (二) 现代名老中医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证经验 | 第26-27页 |
| (三) 疏理肝脾、调畅气机法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辨治观点 | 第27-29页 |
| 二、方药探讨 | 第29-34页 |
| (一) 组方配伍 | 第29-31页 |
| (二) 中药现代药理研究 | 第31-34页 |
| 三、疗效评价分析 | 第34-38页 |
| (一) 中医临床疗效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(二) 降压疗效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(三) 两组疾病疗效分析 | 第36页 |
| (四) 两组改善血脂、空腹血糖疗效分析 | 第36页 |
| (五) 两组改善血液流变学疗效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(六) 安全性监测 | 第37-38页 |
| 结语 | 第38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| 综述 | 第42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| 附录 | 第54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-57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57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