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事申诉制度研究
ABSTRACT | 第1-10页 |
摘要 | 第10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一、刑事申诉制度概述 | 第13-21页 |
(一) 刑事申诉的概念与性质 | 第13-16页 |
1、刑事申诉的概念 | 第13页 |
2、刑事申诉的性质 | 第13-16页 |
(二) 我国现行刑事申诉制度之立法和司法实践 | 第16-18页 |
1、立法现状 | 第16-17页 |
2、司法实践 | 第17-18页 |
(三) 刑事申诉的价值 | 第18-19页 |
1、功利价值 | 第18-19页 |
2、公正价值 | 第19页 |
(四) 刑事申诉的功能 | 第19-21页 |
1、保障人权 | 第20页 |
2、维护秩序 | 第20-21页 |
二、中外刑事申诉制度历史沿革 | 第21-28页 |
(一) 中国刑事申诉制度的历史沿革 | 第21-23页 |
1、中国古代刑事申诉制度 | 第21-22页 |
2、近现代时期的刑事申诉制度 | 第22-23页 |
3、新中国刑事申诉制度 | 第23页 |
(二) 国外刑事申诉制度介绍与评析 | 第23-28页 |
1、英美法系国家刑事申诉制度及立法现状 | 第24-26页 |
2、大陆法系国家刑事申诉制度及立法现状 | 第26-28页 |
三、刑事申诉制度之理论支点 | 第28-33页 |
(一) 一事不再理原则与禁止双重危险规则 | 第28-30页 |
1、一事不再理与禁止双重危险释义 | 第28-29页 |
2、一事不再理和禁止双重危险的例外 | 第29-30页 |
(二) 实事求是、有错必纠原则和维护生效裁判理念 | 第30-33页 |
1、实事求是、有错必纠原则 | 第30-31页 |
2、既判力理论 | 第31-32页 |
3、两理念的对立统一关系 | 第32-33页 |
四、我国刑事申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| 第33-37页 |
(一) 刑事申诉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5页 |
1、立法层面 | 第34页 |
2、司法实务操作层面 | 第34-35页 |
3、制度保障层面 | 第35页 |
(二) 对策分析 | 第35-37页 |
五、完善我国刑事申诉制度之改革构想 | 第37-46页 |
(一) 刑事申诉制度存在和改革的必要性 | 第37页 |
(二) 我国刑事申诉制度重构的理念 | 第37-39页 |
1、人权保障理念的确立 | 第38页 |
2、司法公正理念的确立 | 第38页 |
3、既判力理念的确立 | 第38-39页 |
(三) 完善我国刑事申诉制度之具体构想 | 第39-43页 |
1、刑事申诉的主体 | 第39-40页 |
2、刑事申诉的理由 | 第40-41页 |
3、刑事申诉的管辖 | 第41-42页 |
4、刑事申诉的时效 | 第42-43页 |
5、刑事申诉的受理、复查程序 | 第43页 |
(四) 相关制度的完善 | 第43-46页 |
1、完善提起刑事再审程序 | 第44页 |
2、完善律师参与的程序保障 | 第44页 |
3、完善刑事申诉的监督制度 | 第44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发表文章目录 | 第49-50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50页 |
致谢 | 第50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