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半导体物理学论文--半导体理论论文--半导体量子理论论文

双量子点中的量子信息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目录第10-12页
第1章 绪论第12-28页
 §1.1 研究背景和动机第12-13页
 §1.2 量子点第13-16页
 §1.3 量子点中的电子输运第16-19页
 §1.4 单电子量子点结构第19-21页
 §1.5 多电子量子点结构第21-23页
 §1.6 论文主要内容第23-25页
 参考文献第25-28页
第2章 量子点中Bell态的非破坏性测量以及n粒子GHZ态的制备第28-40页
 §2.1 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第28-30页
 §2.2 Bell态的非破坏性测量第30-34页
 §2.3 n粒子GHZ态的制备第34-36页
 §2.4 本章小结第36-38页
 参考文献第38-40页
第3章 双量子点分子中的电子自旋第40-54页
 §3.1 双量子点分子的轨道哈密顿量第40-47页
     ·两电子,非偏压区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偏压区以及绝热去除第45-47页
     ·电荷的非弹性延迟第47页
 §3.2 双量子点分子中双电子自旋哈密顿量第47-52页
 参考文献第52-54页
第4章 利用双量子点分子结构实现一步制备的cluster态第54-68页
 §4.1 cluster态和双电子态的介绍第54-55页
 §4.2 双量子分子结构第55-57页
 §4.3 一步制备cluster态第57-62页
 §4.4 双量子点分子cluster态的保存、测量和保真度第62-63页
 §4.5 讨论和小结第63-65页
 参考文献第65-68页
第5章 双量子点分子中的量子计算和Bell态测量第68-82页
 §5.1 双量子点分子两比特门的介绍第68-69页
 §5.2 初始化和单比特操作第69-72页
 §5.3 两比特门第72-76页
 §5.4 单比特的读出和Bell态的测量第76-79页
 §5.5 讨论和小结第79-81页
 参考文献第81-82页
第6章 超导传输线共振腔和双量子点分子的大失谐耦合第82-96页
 §6.1 双量子点分子与TLR腔的背景介绍第82-84页
 §6.2 双量子点分子-TLR体系第84-88页
     ·TLR系统第84-85页
     ·双量子点分子量子比特第85-87页
     ·双量子点分子-TLR组合系统第87-88页
 §6.3 双量子点分子-TLR体系下实现控制相位门第88-89页
 §6.4 双量子点分子-TLR体系的退相干机制第89-92页
 §6.5 讨论与小结第92-93页
 参考文献第93-96页
第7章 总结和展望第96-100页
 §7.1 论文小结第96-97页
 §7.2 双量子点分子实现量子计算的展望第97-100页
附录Ⅰ 双量子点分子cluster态制备过程中非近邻比特影响的消除计算第100-110页
附录Ⅱ 量子点中的退相干机制第110-116页
致谢第116-118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8页

论文共11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团购项目及其风险管理
下一篇: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层诊断和治疗相关因素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