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导言 | 第10-29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2页 |
二、理论界研究成果 | 第12-24页 |
(一) 流动性的价值 | 第12-15页 |
(二)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| 第15-18页 |
(三) 行为金融理论 | 第18-20页 |
(四) 金融监管理论 | 第20-24页 |
三、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、研究结构、研究方法概述 | 第24-27页 |
(一)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(二) 研究结构 | 第25-26页 |
(三) 研究方法、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工具 | 第26-27页 |
四、可能的创新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流动性概论 | 第29-45页 |
一、流动性的定义 | 第29-30页 |
二、流动性的提供 | 第30-31页 |
三、流动性的属性 | 第31-33页 |
四、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度量方法、模型及其选用依据 | 第33-45页 |
(一) 价格法 | 第34-36页 |
(二) 交易量法 | 第36-37页 |
(三) 价量结合法 | 第37-42页 |
(四) 基于时间的流动性衡量方法 | 第42-43页 |
(五) 基于交易活跃度的流动性衡量方法 | 第43页 |
(六) 流动性度量方法的选用依据 | 第43-45页 |
第三章 股市流动性的基础影响因素——市场微观结构 | 第45-77页 |
一、市场微观结构及其构成 | 第45-48页 |
二、中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特征 | 第48-52页 |
(一) 中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概况 | 第48-50页 |
(二) 中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特点 | 第50-52页 |
三、市场微观结构影响流动性的机制 | 第52-55页 |
(一) 交易者的决策过程 | 第53-54页 |
(二) 市场的价格发现过程 | 第54-55页 |
四、市场微观结构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| 第55-77页 |
(一) 市场交易机制对流动性的影响 | 第55-60页 |
(二) 委托单类型与市场流动性 | 第60-63页 |
(三) 透明度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| 第63-67页 |
(四) 价格监控机制与市场流动性 | 第67-70页 |
(五) 其他交易规则对流动性的影响 | 第70-77页 |
第四章 股市流动性的主体影响因素—投资者行为 | 第77-105页 |
一、投资者行为概述 | 第77-85页 |
(一) 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投资者行为 | 第77-79页 |
(二) 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行为 | 第79-85页 |
二、投资者行为与流动性 | 第85-97页 |
(一) 投资者行为影响流动性的机制 | 第85-86页 |
(二) 知情交易者、噪声交易者与市场流动性 | 第86-97页 |
三、投资者的构成与流动性 | 第97-105页 |
(一) 知情交易者与噪声交易者 | 第97-98页 |
(二) 限价指令提交者与市价指令提交者 | 第98-99页 |
(三)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 | 第99-105页 |
第五章 影响中国股市流动性的金融政策因素 | 第105-126页 |
一、金融政策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机制 | 第105-112页 |
(一) 政策干预股市的理论分析 | 第105-107页 |
(二) 金融政策影响流动性的机制 | 第107-112页 |
二、中国股票市场金融政策对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| 第112-126页 |
(一) 宏观经济指标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 | 第112-115页 |
(二) 重大金融政策对流动性的影响 | 第115-120页 |
(三) 股权结构与流动性 | 第120-126页 |
第六章 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状况与改善对策 | 第126-149页 |
一、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状况分析 | 第126-132页 |
(一) 流动性度量指标的设计 | 第126-128页 |
(二) 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水平 | 第128-130页 |
(三) 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演变和基本特点 | 第130-132页 |
二、改善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政策建议 | 第132-149页 |
(一) 基本市场制度建设 | 第133-143页 |
(二) 引导市场参与者健康发展 | 第143-1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9-159页 |
后记 | 第1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