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标公司反收购与董事义务
内容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上市公司反收购制度与董事义务概述 | 第12-22页 |
第一节 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界定 | 第12-15页 |
一、收购与兼并、并购等相关概念的厘清 | 第12-13页 |
二、收购的分类及敌意收购 | 第13页 |
三、反收购的概念及其措施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 目标公司采取反收购措施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一、维护收购双方平等地位的需要 | 第16页 |
二、维护目标公司股东利益的需要 | 第16页 |
三、维护目标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 | 第16-17页 |
四、公司社会责任的要求 | 第17页 |
第三节 对目标公司反收购规制的必要性 | 第17-19页 |
一、反收购行为对相关利益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二、规制反收购行为的滥用 | 第18-19页 |
第四节 目标公司反收购中董事义务的界定 | 第19-22页 |
一、公司法中规定的董事义务 | 第19-20页 |
二、反收购中界定董事义务的思路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上市公司反收购决策权的归属与董事义务 | 第22-40页 |
第一节 上市公司反收购决策权模式 | 第22-28页 |
一、美国——董事会模式 | 第22-25页 |
二、英国——股东会模式 | 第25-26页 |
三、对美、英两种模式的评析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我国反收购决策权归属的规定 | 第28-33页 |
一、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规制体系 | 第28-29页 |
二、我国法律规定中反收购决策权归属的缺失 | 第29-31页 |
三、我国反收购决策权归属模式的建构 | 第31-33页 |
第三节 适用董事会模式的保障机制——董事的义务 | 第33-40页 |
一、美国法中的董事义务机制 | 第34页 |
二、建构我国的董事义务机制 | 第34-40页 |
第三章 反收购中利益冲突的平衡与董事义务 | 第40-49页 |
第一节 利益冲突的样态 | 第40-44页 |
一、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| 第40-42页 |
二、股东与经营者的利益冲突 | 第42-43页 |
三、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 | 第43-44页 |
第二节 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——董事的义务 | 第44-49页 |
一、大股东与小股东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 | 第44-45页 |
二、股东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 | 第45-46页 |
三、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 | 第46页 |
四、董事义务对利益冲突的平衡作用 | 第46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