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论刑事诉讼中的比例原则

摘要第1-8页
引言第8-9页
第一章 比例原则的历史渊源、基本涵义与功能局限性第9-16页
 第一节 比例原则的历史渊源第9-11页
  一、萌芽期第9-10页
  二、开拓期第10页
  三、肯定期第10-11页
 第二节 比例原则的基本涵义第11-13页
  一、三阶理论第11-12页
  二、两分法理论第12-13页
 第三节 功能局限性——立论与驳论第13-16页
  一、比例原则的主观性弊病第13-14页
  二、立法特权对比例原则的影响第14-15页
  三、如何面对原则间的冲突第15-16页
第二章 比例原则在法律适用层面的定位第16-25页
 第一节 宪法性的比例原则第16-19页
  一、印证第16-18页
  二、博奕第18-19页
 第二节 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第19-21页
 第三节 刑事法中的比例原则第21-25页
  一、比例原则与刑事实体法第21-22页
  二、比例原则与刑事程序法第22-25页
第三章 刑事诉讼中比例原则的价值与适用第25-31页
 第一节 刑事诉讼中比例原则的价值第25-28页
  一、限制追诉权力的作用不容忽视第25-27页
  二、保障人权更离不开比例原则第27-28页
 第二节 刑事诉讼中比例原则的适用第28-31页
  一、对立法的限制第28-29页
  二、对司法的限制第29-31页
第四章 刑事诉讼中比例原则的具体体现——从德、美及司法文件的角度第31-37页
 第一节 德国第31-32页
 第二节 美国第32-34页
  一、以美国宪法为分析对象第32-33页
  二、以其他刑事诉讼法律为探讨蓝本第33-34页
 第三节 司法文件第34-37页
  一、羁押例外第34-35页
  二、基本权利的尊重第35页
  三、限制"暴力"的程度第35-36页
  四、未成年人犯罪第36-37页
第五章 比例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第37-51页
 第一节 现状评析与展望第37-39页
 第二节 新视角看我国刑事诉讼比例原则的必要性第39-40页
 第三节 比例原则在诉讼各阶段的主要表现第40-51页
  一、侦查阶段第40-42页
  二、起诉阶段第42-45页
  三、审判阶段第45-48页
  四、执行阶段第48-51页
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后记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呼吸末正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
下一篇: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政府规制的法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