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有色金属论文--铜论文

新疆东天山铜镍矿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绪言第10-22页
 第一节 矿产资源评价发展现状第10-12页
  一、国内外矿产资源评价发展现状第10-11页
  二、国内外 GIS矿产资源评价发展现状第11-12页
 第二节 研究区简述第12-13页
 第三节 以往地质工作简述第13-18页
  一、区域地质调查第13-14页
  二、区域物化探工作第14-16页
  三、矿产物化探工作第16页
  四、矿产地质工作第16-17页
  五、成矿远景区划、科研等其他工作第17-18页
 第四节 论文选题依据及主要成果第18-22页
  一、论文选题依据第18页
  二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8-20页
  三、完成实物工作量第20页
  四、取得的主要成果第20-22页
第一章 东天山区域地质背景第22-36页
 第一节 东天山地区综合地质构造研究现状第22-23页
 第二节 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第23-24页
 第三节 区域构造特征第24-27页
 第四节 区域地层第27-30页
  一、前震旦纪地层第28页
  二、古生界第28-30页
  三、中生界第30页
  四、新生界第30页
 第五节 岩浆岩第30-35页
  一、侵入岩第30-31页
  二、火山岩第31-35页
 第六节 变质作用第35-36页
  一、区域变质作用第35页
  二、区域韧性剪切变质作用第35页
  三、热接触变质作用第35页
  四、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第35页
  五、动力变质作用及碎裂岩系第35-36页
第二章 东天山地区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第36-59页
 第一节 区域矿产概述第36-39页
 第二节 东天山地区矿床成矿系列划分第39-41页
 第三节 东天山铜镍金铁等金属综合成矿规律分析第41-46页
  一、矿产时空分布特征第41-43页
  二、工作区控矿因素分析第43-46页
 第四节 黄山式基性超基性岩型铜镍(银)矿典型矿床研究第46-59页
第三章 东天山化探资料综合地质分析第59-78页
 第一节 化探资料背景场与异常场分离方法第59-63页
  一、频率直方图法第59-60页
  二、泛克里格法第60-63页
 第二节 元素共生组合规律分析方法第63-68页
  一、R型聚类分析第63-65页
  二、R型因子分析第65-68页
 第三节 东天山地球化学特征第68-78页
  一、地球化学数据特征第68-69页
  二、东天山地区元素地球化学统计特征分析第69-75页
  三、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第75-78页
第四章 东天山物探资料综合地质分析第78-104页
 第一节 物探资料综合地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第78-87页
  一、物探资料综合地质分析的原则第78-80页
  二、区域场与异常场的分离方法第80-82页
  三、重磁推断地质构造图编制方法第82-87页
 第二节 东天山重力资料综合地质分析第87-93页
  一、岩石密度特征第87-88页
  二、重力场特征第88-92页
  三、重力推断地质构造图特征第92-93页
 第三节 东天山航磁资料综合地质分析第93-104页
  一、东天山岩石磁性特征第93-95页
  二、磁场特征第95-101页
  三、航磁推断地质构造图特征第101-104页
第五章 东天山遥感资料综合地质分析第104-122页
 第一节 图像处理及信息提取方法、原理第105-111页
  一、构造信息提取第105-107页
  二、蚀变信息提取第107-111页
 第二节 东天山遥感推断构造综合地质分析第111-118页
  一、遥感地质特征的提取第111-116页
  二、岩体信息的提取第116-118页
 第三节 东天山遥感推断蚀变综合地质分析第118-122页
  一、遥感图像的干扰处理第118-119页
  二、异常信息提取及优化第119页
  三、遥感异常的分析第119-122页
第六章 东天山铜矿资源定位评价第122-139页
 第一节 远景区圈定的原理、方法第122-123页
  一、要素叠加分析法第122-123页
 第二节 远景区优选的原理、方法第123-133页
  一、特征分析法第123-125页
  二、证据权法第125-128页
  三、非线性 Kohonen模型第128-131页
  四、动态聚类分析第131-133页
 第三节 黄山式基性超基性岩型铜镍(银)矿产资源定位评价第133-139页
  一、圈定远景区第133-134页
  二、优选远景区第134-139页
第七章 东天山铜镍矿资源定量评价第139-165页
 第一节 矿床经济模型法第139-155页
  一、矿床经济模型法基本原理第139-141页
  二、矿床经济模型法的MRAS应用机制第141-144页
  三、我国基性超基性岩性铜镍(银)型矿床的品位吨位建模第144-153页
  四、矿床经济模型法在东天山铜镍矿中的应用第153-155页
 第二节 基于成矿概率的面金属量法第155-165页
  一、面金属量法的基本原理第155-156页
  二、基于成矿概率的面金属量法第156-157页
  三、基于成矿概率面金属量法在东天山的应用第157-163页
  四、预测结果分析第163-165页
结束语第165-167页
 一、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第165-166页
 二、存在的不足第166-167页
致谢第167-168页
参考文献第168-171页
个人简历第171-172页

论文共1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别有天地非人间”--论顾城寓言诗创作
下一篇:中国先锋派现实主义转向及其原因探源--以先锋派典型代表余华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