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7页 |
·国内主要的文献回顾 | 第7-10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0-11页 |
第2章 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含义的探析 | 第11-19页 |
·关于农民含义的不同见解 | 第11-14页 |
·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含义 | 第14-19页 |
第3章 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| 第19-40页 |
·新时期继续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 | 第19-21页 |
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| 第21-25页 |
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| 第25-28页 |
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| 第28-30页 |
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| 第30-33页 |
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| 第33-35页 |
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| 第35-40页 |
第4章 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分析 | 第40-55页 |
·从物质基础看,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 | 第40-43页 |
·从政治保证看,我国农村的基层党建还比较薄弱 | 第43-45页 |
·从智力支持看,我国农村的教育文化事业还比较落后 | 第45-46页 |
·从社会交往看,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 | 第46-48页 |
·从保障机制看,我国有关”三农“的制度和政策还不完善 | 第48-55页 |
第5章 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主要途径 | 第55-69页 |
·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| 第55-57页 |
·继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| 第57-59页 |
·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和文化事业 | 第59-62页 |
·积极稳妥地建立和完善各类农民组织 | 第62-63页 |
·积极完善有关“三农”的制度和政策 | 第63-69页 |
结论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