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部分 | 第1-5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8页 |
·谭恩美及其作品简介 | 第10-12页 |
·对谭恩美作品的误读 | 第12-13页 |
·美国华裔文学批评视角的演进 | 第13-18页 |
·族裔视角:亚裔感性 | 第13-15页 |
·散居族裔批评的身份认同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性别认同 | 第18-26页 |
·定义华裔美国女性 | 第18-20页 |
·颠覆华裔女性的刻板形象 | 第20-23页 |
·觉醒:从沉默的女性到发声的女性 | 第23-26页 |
第三章 文化认同 | 第26-37页 |
·母女关系:文化冲突的隐喻 | 第26-27页 |
·母女冲突——文化碰撞 | 第27-32页 |
·由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的冲突 | 第27-29页 |
·语言障碍导致的冲突 | 第29-31页 |
·缺乏沟通导致的冲突 | 第31-32页 |
·母女和解——两种文化的融合 | 第32-37页 |
第四章 族裔认同 | 第37-46页 |
·华裔美国人的他者化处境 | 第37-39页 |
·寻根 | 第39-41页 |
·采用意象并重新诠释中国文化 | 第41-46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6-48页 |
注释 | 第48-52页 |
参考书目 | 第52-56页 |
英文部分 | 第56-128页 |
Acknowledgments | 第58-61页 |
Abstract | 第61-63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3-66页 |
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| 第66-77页 |
·Review of Amy Tan and Her Works | 第66-68页 |
·Misreading of Amy Tan's Works | 第68-70页 |
·The Transmutation of Critical Perspective 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| 第70-77页 |
·Ethnic Perspective:Asian Sensitivity | 第70-74页 |
·Identity of Diaspora Criticism | 第74-77页 |
Chapter Two Gender Identity | 第77-90页 |
·Defining Chinese American Women | 第77-80页 |
·Subverting the Stereotypes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 | 第80-86页 |
·New Images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 | 第82-84页 |
·Rebellious Female Images | 第84-86页 |
·Awakening:From Silent Women to Articulate Women | 第86-90页 |
Chapter Three Cultural Identity | 第90-105页 |
·Mother/daughter Relationships:Metaphor of Cultural Dilemma | 第90-91页 |
·Mother/daughter Conflict—Collision of Cultures | 第91-99页 |
·Conflict Caused by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| 第92-95页 |
·Conflict Caused by Language Barriers | 第95-96页 |
·Conflict Caused by Default of Communication | 第96-99页 |
·Mother/daughter Reunification—Melting of the Two Cultures | 第99-105页 |
Chapter Four Ethnic Identity | 第105-118页 |
·Chinese Americans' Othered Position | 第105-108页 |
·Seeking the Family History | 第108-111页 |
·Adopting Symbols and Reinterpreting Chinese Culture | 第111-118页 |
Chapter Five Conclusion | 第118-121页 |
Notes | 第121-125页 |
Bibliography | 第125-1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