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美国管制性夺取制度概况 | 第13-24页 |
第一节 各国征收征用制度演变——以德国法为例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 美国管制性夺取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| 第15-24页 |
一、美国宪法中与夺取有关的条款 | 第15-17页 |
二、美国管制性夺取概念分析 | 第17-20页 |
三、美国管制性夺取的发展 | 第20-24页 |
第二章 美国管制性夺取制度的法理分析 | 第24-32页 |
第一节 财产权排他性和完整性理论与管制性夺取 | 第24-27页 |
第二节 财产权观念的演变与管制性夺取 | 第27-32页 |
一、财产权观念的演变——从神圣性到社会性 | 第27-29页 |
二、管制性夺取制度的实质——新财产权观视野下的分析 | 第29-32页 |
第三章 美国管制性夺取的司法认定标准 | 第32-52页 |
第一节 管制性夺取的基本认定标准 | 第32-39页 |
一、三要素平衡标准 | 第32-33页 |
二、绝对标准 | 第33-37页 |
三、实质促进标准 | 第37页 |
四、大致比例性标准 | 第37-39页 |
第二节 管制性夺取认定标准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| 第39-47页 |
一、分母问题 | 第39-42页 |
二、合理投资期望问题 | 第42-45页 |
三、政府行为性质问题 | 第45-47页 |
第三节 管制性夺取认定标准的发展趋势 | 第47-49页 |
一、三要素平衡标准仍然为主流标准 | 第47-48页 |
二、夺取标准与实体正当程序标准从纠缠走向分离 | 第48-49页 |
第四节 对管制性夺取司法实践的评价 | 第49-52页 |
第四章 美国管制性夺取制度与我国征收征用制度的完善 | 第52-62页 |
第一节 我国征收征用制度的历史发展 | 第52-55页 |
一、建国至第四次宪法修正案期通过间我国的征收征用制度 | 第52-53页 |
二、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与《物权法》对征收征用制度的发展 | 第53-55页 |
第二节 我国确立管制性夺取制度的相关问题 | 第55-62页 |
一、我国确立管制性夺取制度的必要性 | 第55-59页 |
二、我国确立管制性夺取制度的建议 | 第59-62页 |
结语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