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大众传媒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
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27页 |
| ·研究缘起 | 第9-11页 |
| ·理论探析 | 第11-15页 |
| ·西方法治理论回溯 | 第11-13页 |
| ·中国法治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15-26页 |
| ·法治三要素及其内在的逻辑 | 第16-22页 |
| ·法治建设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| 第22-26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2 大众传媒在法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促进作用 | 第27-42页 |
| ·协助法律创制的助力器 | 第30-38页 |
| ·提出法律草案阶段:监测法律漏洞的瞭望者 | 第32-33页 |
| ·讨论审议法律草案:提供反馈意见的搜集者 | 第33-35页 |
| ·表决法律草案阶段:传达利益倾向的游说者 | 第35页 |
| ·公布法律文本阶段:培养新法习惯的宣传者 | 第35-38页 |
| ·法律改良阶段——改良现行法律的加速器 | 第38-39页 |
| ·向立法者传达司法不适用的情况 | 第38页 |
| ·向立法者传达公众新的利益需求 | 第38-39页 |
| ·法律废除阶段——废除过时法律的监督器 | 第39-41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3 大众传媒在法律权威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| 第42-65页 |
| ·宜传法治观念的布道者:营造法律氛围 | 第45-49页 |
| ·增长公众法律知识 | 第46-47页 |
| ·培养公众守法意识 | 第47-48页 |
| ·加强公众法治观念 | 第48-49页 |
| ·监督公权行使的检察官:保障法律权威 | 第49-64页 |
| ·制约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行为 | 第53-57页 |
| ·揭发公职人员渎职不公行为 | 第57-64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4 大众传媒在法律秩序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| 第65-78页 |
| ·维护法律秩序的公器 | 第68-70页 |
| ·维护广大公民合法权益 | 第69页 |
| ·协助执法机构开展工作 | 第69-70页 |
| ·衡平法律秩序的公器 | 第70-78页 |
| ·法律未涉及的领域 | 第73-75页 |
| ·法律语焉不详的领域 | 第75-78页 |
| 结语 | 第78-79页 |
| 注释 | 第79-8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8-101页 |
| 附录:英文文献分类表 | 第101-111页 |
| 后记 | 第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