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13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13-30页 |
·材料 | 第13-16页 |
·供试拟南芥 | 第13页 |
·供试菌株 | 第13页 |
·供试培养基 | 第13-14页 |
·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14页 |
·试剂 | 第14-15页 |
·杂交液的配制 | 第15页 |
·SDS-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胶的配制 | 第15-16页 |
·质粒提取液的配制 | 第16页 |
·转化介质的配制 | 第16页 |
·拟南芥营养液配方 | 第16页 |
·方法 | 第16-30页 |
·拟南芥的种植 | 第16-17页 |
·拟南芥突变体的筛选 | 第17页 |
·Southern blotting验证拷贝数 | 第17-20页 |
·At4g37260.1基因的原核表达 | 第20-25页 |
·At4g37260.1(含启动子)基因载体的构建 | 第25-28页 |
·拟南芥的转化 | 第28-30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9页 |
·拟南芥突变体感水稻胡麻斑病的表性特征 | 第30页 |
·Southern blotting验证拷贝数 | 第30-32页 |
·DNA的提取 | 第30-31页 |
·Kan基因序列的扩增 | 第31页 |
·Southern杂交验证得到其T-DNA插入拷贝数 | 第31-32页 |
·At4g37260.1基因的原核表达 | 第32-34页 |
·At4g37260.1基因引物的设计 | 第32页 |
·At4g37260.1基因的PCR扩增 | 第32页 |
·pMD-AT4g和pET-28a(+)双酶切的结果 | 第32-33页 |
·重组质粒的PCR检测 | 第33页 |
·目的蛋白的表达 | 第33-34页 |
·用SDS-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表达产物的检测 | 第34页 |
·At4g37260.1(含启动子)基因载体的构建 | 第34-38页 |
·At4g37260.1(含启动子)基因的获得 | 第34-38页 |
·双元载体的构建 | 第38页 |
·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| 第38-39页 |
4 讨论 | 第39-41页 |
·关于T-DNA插入的拷贝数 | 第39页 |
·关于PCR扩增 | 第39页 |
·关于酶切 | 第39页 |
·MYB家族 | 第39-40页 |
·后续试验设想 | 第40-41页 |
5 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8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8-49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发表论文 | 第51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