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26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固态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3-24页 |
·固态感应加热电源的功率调节 | 第13-17页 |
·谐振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| 第17-20页 |
·固态感应加热电源的控制技术 | 第20-22页 |
·负载谐振槽路的拓扑结构 | 第22-23页 |
·固态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趋势 | 第23-24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三相电流型 PWM整流器(CSR) | 第26-57页 |
·三相CSR 和三相 VSR 的拓扑结构 | 第26-27页 |
·三相 CSR 的数学模型 | 第27-32页 |
·三相 CSR 的一般模型 | 第27-30页 |
·三相 CSR 的dq 模型 | 第30-32页 |
·三相CSR 的 SVPWM 调制技术 | 第32-46页 |
·三相 CSR 电流空间矢量的定义 | 第33-35页 |
·三相 CSR SVPWM 的生成 | 第35-36页 |
·三相 CSR SVPWM 调制方法的对比 | 第36-41页 |
·三相 CSR 的过调制技术 | 第41-46页 |
·三相 CSR 的多电平技术 | 第46-56页 |
·基于矢量合成原理的 SVPWM 多电平技术 | 第47-50页 |
·采用全控器件的三相 SVPWM 多电平 CSR | 第50-52页 |
·采用半控器件的三相 SVPWM 多电平 SCR-CSR | 第52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三章 谐振逆变器的全数字化控制研究 | 第57-88页 |
·电压型谐振逆变器的 ZVS 控制 | 第57-70页 |
·电压型谐振逆变器工作状态分析 | 第58-64页 |
·电压型谐振逆变器 ZVS 控制的分析和实现 | 第64-67页 |
·ZVS 换流策略的仿真和试验 | 第67-70页 |
·电压型谐振逆变器的频率跟踪控制电路 | 第70-78页 |
·锁相环的数学模型 | 第71-74页 |
·锁相环的稳定性及动态性能 | 第74-76页 |
·提高锁相环响应能力的方法 | 第76-78页 |
·基于 FPGA 的全数字锁相环电路(ADPLL) | 第78-87页 |
·FPGA 简介 | 第78-80页 |
·全数字锁相环(ADPLL)的系统构成 | 第80-81页 |
·全数字锁相环的性能分析 | 第81-84页 |
·全数字锁相环的硬件仿真和试验 | 第84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四章 LLC 电压型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 | 第88-108页 |
·LLC 谐振电路的拓扑结构和特性 | 第88-94页 |
·LLC 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 | 第89-90页 |
·LLC 谐振电路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| 第90-92页 |
·LLC 谐振电路与 LC 串联谐振电路的关系 | 第92-94页 |
·LLC 电压型感应加热电源的控制 | 第94-100页 |
·基于电容电压反馈的单闭环锁相控制 | 第94-96页 |
·基于输出电流和电容电压反馈的双闭环锁相控制 | 第96-98页 |
·感应器故障时的LLC 谐振电路特性 | 第98-100页 |
·LLC 电压型感应加热电源的并联特性 | 第100-107页 |
·谐振逆变器并联的理论分析 | 第100-101页 |
·理想状态下的谐振逆变器并联 | 第101-102页 |
·谐振逆变器输出电压不同时的并联 | 第102-105页 |
·串联电感不同时的谐振逆变器并联 | 第105-107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107-108页 |
第五章 固态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试验研究 | 第108-125页 |
·试验样机的硬件设计 | 第108-112页 |
·交流侧LC 滤波器设计 | 第108-109页 |
·直流储能电感、电容设计 | 第109-111页 |
·三相多电平 CSR 的硬件设计 | 第111页 |
·电压型谐振逆变器及 LLC 槽路设计 | 第111-112页 |
·试验样机的控制电路设计 | 第112-117页 |
·三相多电平 CSR 的控制 | 第112-115页 |
·电压型谐振逆变器的全数字锁相控制 | 第115-117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117-1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4-125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| 第125-127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125-126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126-1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7-134页 |
致谢 | 第134-135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学术论文发表 | 第135-1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