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诗歌、韵文论文--诗歌论文

《温子升集》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引言第11-13页
第一章 北魏后期乱局与南北文学走势第13-19页
 第一节 北魏后期乱局第13-15页
 第二节 南北文学走势第15-19页
第二章 温子升其人其书的独特之处第19-27页
 第一节 熙平射策前后的温子升第19-20页
 第二节 胡太后失势与专权中的温子升第20-21页
 第三节 河阴之变后的温子升第21-23页
 第四节 东、西魏分裂与对峙中的温子升第23-24页
 第五节 被打入晋阳狱中的温子升第24-25页
 第六节 温子升作品的首次结集——《文笔》第25-27页
第三章 从历代著录看温子升著述的显晦之迹第27-34页
 第一节 历代书目著录情况的回溯第27-31页
 第二节 历代书目著录情况所表明的问题第31-34页
第四章 《温子升集》诸家辑本得失辨第34-40页
 第一节 诸家辑本的陆续问世第34-35页
 第二节 诸家辑本的异同得失第35-37页
 第三节 四家重要辑本具体篇目对照表第37-40页
第五章 《温子升集》思想内容之我见第40-51页
 第一节 儒家理念支配下的述史之作第40-44页
  一、对重要史事的专项载录第40页
  二、对逆臣叛将的鞭挞抨击第40-42页
  三、对乱世英雄的颂扬赞美第42-43页
  四、对懿女孝妇的褒奖称誉第43-44页
  五、对远古圣帝的引亢高歌第44页
 第二节 佛教教义驱使下的纪实之作第44-47页
 第三节 多视角抒发复杂情感之作第47-49页
  一、描写人情世态之作第48页
  二、借景抒情之作第48-49页
 第四节 特写式再现地域文化之作第49-51页
第六章 《温子升集》艺术特色再检视第51-59页
 第一节 艺术风格的主辅相融第51-55页
 第二节 表现手法的独擅其妙第55页
 第三节 隶事用典的点石成金第55-59页
第七章 历代对温子升及其代表作所作评论透视第59-68页
 第一节 “好预事故”理应肯定第59-61页
 第二节 “文士之冠”绝非虚誉第61-64页
 第三节 “韩陵片石”千古定论第64-66页
 第四节 “芜音累句”毋庸讳言第66-68页
第八章 新辑《温子升集》第68-105页
 第一节 新辑《温子升集》凡例第68-69页
 第二节 新辑《温子升集》正文及题解与校记第69-103页
  诏(五篇)第69-73页
  敕(一篇)第73-74页
  表(九篇)第74-80页
  上書(四篇)第80-85页
  铭(一篇)第85页
  碑(六篇)第85-92页
  墓志铭(二篇)第92-94页
  文(一篇)第94-95页
  樂府(七首)第95-99页
  詩(四首)第99-102页
  佚句輯存(五条)第102-103页
 第三节 历代收录和征引温子升诗文之书一览表第103-105页
结论第105-107页
参考文献第107-108页
附录第108-124页
 一、温子升传记资料汇编第108-117页
  (一)[北齊]魏收《魏書˙溫子昇傳》第108-110页
  (二)[唐]李延寿《北史·温子升传》第110-111页
  (三)其他(凡十种二十九条)第111-117页
 二、主要参考书目及论文第117-124页
后记第124-12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125页

论文共12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MMP-9和IL-8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研究
下一篇:几丁糖对扩张后皮瓣纤维包膜影响的临床应用与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