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ARM的10kV配电网控制与保护技术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·我国10kV 配电网现状 | 第7页 |
·配电自动化发展综述 | 第7-9页 |
·配电系统的馈线自动化技术 | 第9-11页 |
·馈线自动化的功能 | 第9-10页 |
·馈线自动化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基于 ARM 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硬件设计 | 第13-34页 |
·馈线自动化解决方案 | 第13-16页 |
·馈线自动化终端实现功能 | 第16-17页 |
·FTU 硬件总体设计 | 第17-18页 |
·FTU 各功能模块设计 | 第18-32页 |
·CPU 主模块 | 第18-19页 |
·电源管理模块 | 第19-24页 |
·数据采集模块 | 第24-27页 |
·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 | 第27-28页 |
·CPLD 模块 | 第28-30页 |
·无线遥控模块 | 第30-31页 |
·通信模块 | 第31-32页 |
·最终硬件电路板 | 第32-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馈线自动化终端软件及相关算法设计 | 第34-51页 |
·系统主程序设计 | 第34-35页 |
·功能模块设计 | 第35-37页 |
·频率测量模块 | 第35-36页 |
·A/D 采样模块 | 第36-37页 |
·保护算法和测量算法 | 第37-44页 |
·保护算法与测量算法的区别 | 第37页 |
·保护算法 | 第37-38页 |
·测量算法 | 第38-44页 |
·通信规约 | 第44-50页 |
·DNP3.0 规约简介 | 第44-48页 |
·DNP3.0 规约在FTU 中的应用 | 第48-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馈线自动化终端可靠性设计 | 第51-61页 |
·FTU 可靠性的重要性 | 第51页 |
·10kV 配电网典型干扰 | 第51-55页 |
·高压开关操作暂态干扰 | 第51-53页 |
·快速瞬变脉冲干扰 | 第53-55页 |
·雷击干扰 | 第55页 |
·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| 第55-60页 |
·硬件抗干扰 | 第55-59页 |
·软件抗干扰 | 第59-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五章 实验与测试 | 第61-65页 |
·实验平台 | 第61-62页 |
·主要参数测试 | 第62-64页 |
·现场测试 | 第64页 |
·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5-67页 |
·总结 | 第65页 |
·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