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智能天线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2页 |
| ·自适应LMS算法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| ·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自适应滤波器和LMS算法研究 | 第15-28页 |
| ·自适应滤波器 | 第15-17页 |
| ·自适应滤波器的组成 | 第15-16页 |
| ·可编程滤波器 | 第16-17页 |
| ·最小均方(LMS)算法原理 | 第17-19页 |
| ·最小均方误差(MMSE)准则 | 第17-18页 |
| ·最陡下降法 | 第18页 |
| ·最小均方(LMS)算法 | 第18-19页 |
| ·LMS算法性能分析 | 第19-25页 |
| ·均值收敛性分析 | 第19-22页 |
| ·均方收敛性分析 | 第22-24页 |
| ·稳态误差及失调系数 | 第24-25页 |
| ·提高LMS收敛速度的方法 | 第25-27页 |
| ·增大稳定步长的取值范围 | 第26-27页 |
| ·协调高速收敛和小稳态误差 | 第2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3章 改进的自适应LMS算法研究 | 第28-42页 |
| ·解相关LMS算法 | 第28-35页 |
| ·时域解相关算法 | 第28-30页 |
| ·变换域LMS算法 | 第30-35页 |
| ·步长控制LMS算法 | 第35-40页 |
| ·基于S函数的变步长LMS算法 | 第35-38页 |
| ·最优变步长LMS算法 | 第38-40页 |
| ·解相关变步长LMS算法 | 第40-4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4章 LMS算法在自适应波束形成中的应用 | 第42-54页 |
| ·自适应波束形成基础 | 第42-46页 |
| ·自适应波束形成系统结构 | 第42-43页 |
| ·均匀线阵 | 第43-44页 |
| ·接收信号模型 | 第44-46页 |
| ·经典LMS算法在自适应波束形成中的应用 | 第46-49页 |
| ·改进的SVS_LMS算法在自适应波束形成中的应用 | 第49-5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| 第5章 中频采样数字波束形成器的FPGA实现 | 第54-80页 |
| ·FPGA芯片选型及开发流程 | 第55-57页 |
| ·中频采样数字正交变换器实现 | 第57-71页 |
| ·中频信号采样和带通采样定理 | 第57-58页 |
| ·基于多相滤波的数字正交变换技术 | 第58-61页 |
| ·数字正交变换器的FPGA实现 | 第61-71页 |
| ·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实现 | 第71-79页 |
| ·空域滤波模块设计 | 第72-76页 |
| ·误差计算模块设计 | 第76-77页 |
| ·权值更新模块设计 | 第77-7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| 结论 | 第80-8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5-86页 |
| 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