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 导言 | 第7-20页 |
·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·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| 第8-15页 |
·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思路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7-18页 |
·社区背景和个案状况 | 第18-20页 |
2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构成和占有现状 | 第20-36页 |
·关系性社会资本狭窄,但仍占主导 | 第20-29页 |
·组织性社会资本不足 | 第29-33页 |
·制度性社会资本存在较大缺失 | 第33-36页 |
3 农民工社会资本构成不合理的原因 | 第36-43页 |
·农民工社会资本利用的理想模型 | 第36页 |
·农民工社会资本构成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| 第36-43页 |
4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重构 | 第43-49页 |
·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| 第44页 |
·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,建构制度性社会资本 | 第44-45页 |
·培育社会信用,节约进城民工的交易成本 | 第45-46页 |
·努力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同时,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提供有保障的制度环境 | 第46-47页 |
·大力发展农民工自组织,增强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| 第47页 |
·提供有利于农民工与城市进行互动和交往的社会制度以及文化环境 | 第47-49页 |
5 结论 | 第49-51页 |
注释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附录 访谈提纲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