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6页 |
1 导论 | 第16-40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6-19页 |
·引言 | 第16-17页 |
·对环境问题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认识 | 第17-19页 |
·文献回顾 | 第19-30页 |
·国内外环境治理与保护理论研究进展 | 第19-24页 |
·环境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研究 | 第24-28页 |
·长三角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研究 | 第28-29页 |
·研究评述 | 第29-30页 |
·中心概念与研究内容 | 第30-36页 |
·中心概念 | 第30-3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5-36页 |
·研究方法、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| 第36-3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37-38页 |
·论文可能的创新 | 第38-40页 |
2 环境约束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基础 | 第40-49页 |
·传统产业结构理论 | 第40-42页 |
·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环境价值论 | 第42-44页 |
·发展观的转变:从"经济增长"到"经济发展" | 第44-45页 |
·引入环境要素的环境比较优势理论 | 第45-48页 |
·环境比较优势理论的作用机理 | 第45-46页 |
·基于我国环境问题的解释 | 第46-48页 |
·结论及启示 | 第48-49页 |
3 区域产业结构与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| 第49-73页 |
·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化的时空特征 | 第49-65页 |
·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化的时间特征 | 第50-56页 |
·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特征 | 第56-65页 |
·长三角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 | 第65-69页 |
·长三角与工业"三度"排放相关的环境变化 | 第65-67页 |
·长三角集约化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| 第67-69页 |
·区域产业结构与环境保护互动影响的特点分析 | 第69-71页 |
·区域产业结构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·环境保护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·小结 | 第71-73页 |
4 区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评价 | 第73-106页 |
·区域经济增长的环境影响分析:1993~2006年长三角省际数据 | 第73-85页 |
·传统增长理论与生态本位论的环境影响评述 | 第73-76页 |
·以上海1993~2006年数据为基础的实证分析 | 第76-81页 |
·以江浙1993~2006年数据为基础的实证分析 | 第81-85页 |
·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因素分解:基于规模、结构、技术三类效应 | 第85-91页 |
·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的三类效应评述 | 第85-86页 |
·以上海1992~2006年数据为基础的实证分析 | 第86-91页 |
·产业结构变动的环境绩效评价:以江苏1999~2006年为例 | 第91-98页 |
·产业结构变动对环境影响的一般规律 | 第91-92页 |
·江苏产业结构变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| 第92-96页 |
·江苏产业结构变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| 第96-98页 |
·区域产业结构重型化与制造业同构的环境影响分析 | 第98-105页 |
·长三角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环境影响 | 第98-102页 |
·长三角制造业同构的环境影响 | 第102-105页 |
·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5 引入环境要素的区域产业结构制约因素分析 | 第106-125页 |
·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分析 | 第106-108页 |
·经济发展因素 | 第106-108页 |
·社会发展因素 | 第108页 |
·需求因素分析 | 第108-114页 |
·需求总量 | 第108-110页 |
·需求结构 | 第110-114页 |
·供给因素分析 | 第114-120页 |
·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禀赋 | 第114-115页 |
·劳动力资源 | 第115页 |
·资本供应状况 | 第115-116页 |
·科技进步因素 | 第116-118页 |
·制度供给因素 | 第118-120页 |
·国际因素分析 | 第120-123页 |
·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 | 第120-121页 |
·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 | 第121-122页 |
·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 | 第122-123页 |
·引入环境要素的区域产业结构制约因素综合分析 | 第123-125页 |
6 环境约束下的国家与地区产业结构政策分析 | 第125-137页 |
·经济发展与环境管理一体化的国家政策分析 | 第125-132页 |
·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回顾与评价 | 第126-129页 |
·产业发展中环境保护政策的评析: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解释 | 第129-132页 |
·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政策评析 | 第132-135页 |
·上海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战略 | 第132-133页 |
·浙江提升自主创新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 | 第133-134页 |
·江苏优化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战略 | 第134-135页 |
·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政策评价 | 第135页 |
·结论与启示 | 第135-137页 |
7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国际观察:日本、韩国的启示 | 第137-155页 |
·日本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演变:由支柱产业的转换来观察 | 第137-145页 |
·经济恢复时期: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复兴 | 第138-139页 |
·高速增长时期: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迅猛发展 | 第139-141页 |
·稳定增长时期: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崛起 | 第141-143页 |
·泡沫经济和萧条时期:信息产业的兴起 | 第143-145页 |
·韩国政府主导型产业结构演进:强力政府与高效市场的藕合 | 第145-151页 |
·经济动荡与恢复阶段 | 第145-146页 |
·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| 第146-150页 |
·调整改革发展阶段 | 第150-151页 |
·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借鉴 | 第151-155页 |
·日韩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总结 | 第151-153页 |
·日韩经验对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启示 | 第153-155页 |
8 环境约束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 | 第155-169页 |
·基于委托—代理机制改进的政府管理制度优化 | 第155-160页 |
·不同目标下的政府委托—代理关系分析 | 第155-159页 |
·委托—代理机制政府管理制度的优化 | 第159-160页 |
·环境约束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环境 | 第160-161页 |
·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:高效与环保 | 第161-163页 |
·发展先进制造业消除结构性污染 | 第163-166页 |
·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 | 第166-168页 |
·小结 | 第168-169页 |
9 相关讨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69-174页 |
·论文相关问题的讨论 | 第169-173页 |
·讨论一:"溢出效应"与环境保护内生化理论展望 | 第169-171页 |
·讨论二: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| 第171-173页 |
·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73-1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4-182页 |
附录 | 第182-18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| 第186-187页 |
致谢 | 第1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