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行政法论文

论行政相对人抵抗权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序言第10-12页
第一章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界定第12-26页
 一、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产生第12-15页
  (一) 抵抗权的理论和制度渊源第12-13页
  (二)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法律现状第13-15页
 二、行政相对人抵抗权产生的法理依据第15-21页
  (一) 被统治阶级同意论第15-16页
  (二) 沟通理性论第16-19页
  (三) 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的缺陷第19-21页
 三、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内涵第21-26页
  (一)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概念第21-22页
  (二)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22-24页
  (三)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本质属性第24-26页
第二章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实现及功能第26-34页
 一、行政相对人抵抗权行使的条件第26-29页
  (一)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行使的对象条件第26-27页
  (二)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行使的方式条件第27-28页
  (三)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行使的意图条件第28-29页
 二、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法律功能第29-34页
  (一)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对于国家行政权依法行使的保障功能第29-30页
  (二)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对于行政主体的监督价值第30-32页
  (三)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对于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价值第32-34页
第三章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中国实践第34-40页
 一、我国目前有关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立法规定第34-36页
  (一) 无效行政行为制度得到初步认可第34-35页
  (二)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在国家和地方立法中得以体现第35-36页
  (三)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相关保障机制得以建立第36页
 二、我国目前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实施现状第36-40页
  (一) 抵抗对象不明确第37-38页
  (二) 抵抗权与强制权不对等第38页
  (三) 抵抗权适当行使的尺度不明确第38-40页
第四章 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制度的完善第40-53页
 一、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观念转变第40-42页
  (一) 行政主体转变“行政特权观念”第40-41页
  (二) 行政相对人转变“维权观念”第41-42页
 二、相关立法要与抵抗权制度的确立相适应第42-50页
  (一) 在相关程序法中明确规定抵抗权的基本内容第43-45页
  (二) 建立行政相对人抵抗权正当行使的保障机制第45-47页
  (三) 完善现行立法与抵抗权制度的和谐第47-50页
 三、改革行政诉讼制度,完善抵抗权的司法保障第50-53页
结语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8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8-59页
后记第59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猪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
下一篇:重构我国行政强制执行体制之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