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4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总体背景 | 第11页 |
·苏州水系水污染问题 | 第11-12页 |
·城市水系运用人工湿地的优势 | 第12页 |
·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| 第12-15页 |
·人工湿地的起源 | 第12-13页 |
·人工湿地的分类 | 第13页 |
·人工湿地的构造 | 第13-14页 |
·人工湿地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·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| 第15-22页 |
·国外人工湿地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| 第15-19页 |
·我国人工湿地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| 第19-2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| 第24-27页 |
·基质在系统中的作用 | 第24页 |
·植物在系统中的作用 | 第24-25页 |
·微生物在系统中的作用 | 第25-26页 |
·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潜流人工湿地中试试验 | 第27-32页 |
·潜流人工湿地中试概况 | 第27页 |
·潜流人工湿地中试试验 | 第27-29页 |
·实验设置 | 第29-30页 |
·填料和植物最佳组合选定 | 第29页 |
·最佳水力负荷和停留时间的确定 | 第29-30页 |
·污染物的降解过程 | 第30页 |
·水质分析测定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测定项目 | 第30-31页 |
·测定方法及仪器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实验结果 | 第32-46页 |
·不同流量下各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和平均去除率 | 第32-38页 |
·沿不同长度和深度方向的去处效果 | 第38-44页 |
·不同长度方向的去除率 | 第38-40页 |
·沿不同深度的去除效果 | 第40-44页 |
·出水渠中溶氧的变化 | 第44-45页 |
·植物对氮、磷吸收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| 第46-71页 |
·1M~3/H时的去除效果 | 第46-48页 |
·2M~3/H时的去除效果 | 第48-51页 |
·3M~3/H时的去除效果 | 第51-54页 |
·4M~3/H时的去除效果 | 第54-56页 |
·5M~3/H时的去除效果 | 第56-59页 |
·水力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59-63页 |
·容积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
·最佳水力负荷 | 第65-66页 |
·最佳植物与填料组合 | 第66页 |
·沿不同长度和深度方向上的去除率的变化 | 第66-68页 |
·出水渠中的DO 的变化 | 第68-69页 |
·潜流人工湿地中氮磷的去除机理 | 第69-7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71-73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1-72页 |
·存在问题与建议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