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对外经济关系论文--对各国经济关系论文

经济全球化视域中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思考

中文摘要第1-11页
Abstract第11-14页
导言第14-15页
第一章 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的演进与互动第15-25页
 一 开始参与经济全球化第16-17页
 二 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第17-21页
  (一) 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条件第17-18页
  (二) 对外开放新阶段的形成第18-20页
  (三) 对外开放新阶段的特点第20-21页
 三 自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起点第21-25页
  (一) “入世”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转变第21-23页
  (二) “入世”对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启示第23-25页
第二章 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第25-42页
 一、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第25-30页
  (一) 引进了大量国内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资金和技术第26-27页
  (二) 产品出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第27-28页
  (三) “走出去”与“引进来”初见成效第28-29页
  (四) 初步形成渐次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第29-30页
 二、我国对外开放的经验分析第30-37页
  (一) 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第30-33页
  (二) 渐次推进对外开放第33-35页
  (三) 自主的实行对外开放第35-36页
  (四) 全方位对外开放第36-37页
 三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7-42页
  (一) 应对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不足第37-39页
  (二) “引进来”“走出去”发展不均衡第39-40页
  (三) 外资和技术引进方面存在的误区第40-42页
第三章 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要素分析第42-51页
 一 “入世”与对外开放新格局第42-45页
  (一) 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42-43页
  (二) 积极履行“入世”承诺第43-45页
 二 我国金融国际化与对外开放新格局第45-51页
  (一) 逐步推进的我国金融国际化第45-46页
  (二) 银行业的国际化第46-47页
  (三) 债券、股票市场的国际化第47-48页
  (四) 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第48-51页
第四章 经济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特色对外开放新格局第51-60页
 一 以结构优化为目标的对外贸易新格局第52-53页
 二 以整合跨国公司要素资源为目标的利用外资新格局第53-54页
 三 以鼓励逐步“走出去”为目标的新格局第54-55页
 四 实施以西部大开发为目标的全地域开放的新格局第55-57页
 五 以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的国际收支新格局第57-58页
 六 以维护国家主权为目标的经济安全新格局第58-59页
 七 以“和谐世界”为目标的国际关系新格局第59-60页
第五章 建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对策第60-67页
 一 以“和谐社会”理念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第60-63页
  (一) 以“和谐社会”为指导深化国内改革第60-61页
  (二) 制度创新是对外开放的根本举措第61-62页
  (三) 科技创新是对外开放的关键第62-63页
 二 以“和谐世界”理念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第63-67页
  (一) 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第64页
  (二) 平稳度过入世后的“后过渡期”第64-65页
  (三) 深化金融体系改革,自觉融入金融国际化第65-67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67-71页
致谢第71-7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3-74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BMBBR内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控制研究
下一篇:硅橡胶膜膜萃取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