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7页 |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4页 |
文中常用缩写含义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7页 |
·引言 | 第15页 |
·无创连续血压测量的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·现有的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简介 | 第17-21页 |
·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| 第21-23页 |
·项目背景介绍 | 第23-25页 |
·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脉搏波与动脉血压的关系 | 第27-40页 |
·引言 | 第27页 |
·动脉血压的生理机制 | 第27-30页 |
·动脉血压的形成 | 第27-28页 |
·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| 第28-30页 |
·脉搏波在动脉内的传播 | 第30-38页 |
·脉搏波的形成 | 第30-32页 |
·影响脉搏波速度的因素 | 第32-33页 |
·脉搏波传导时间的测量方法 | 第33-38页 |
·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血压的关系 | 第38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心血管参数提取原理分析与方法研究 | 第40-54页 |
·引言 | 第40页 |
·心血管系统模型介绍 | 第40-47页 |
·单弹性腔模型 | 第41-43页 |
·双弹性腔模型 | 第43-47页 |
·动脉压力波形图与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| 第47-51页 |
·平均动脉压 | 第47-49页 |
·外周阻力 | 第49页 |
·血管顺应性 | 第49-51页 |
·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心血管参数提取方法 | 第51-53页 |
·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无创连续血压测量系统研究 | 第54-68页 |
·引言 | 第54-55页 |
·硬件电路设计 | 第55-58页 |
·心电信号调理电路 | 第55-56页 |
·脉搏波信号调理电路 | 第56-58页 |
·数据采集与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 | 第58-64页 |
·硬件部分 | 第58-59页 |
·软件部分 | 第59-64页 |
·单检软件设计 | 第64-67页 |
·软件流程 | 第64页 |
·软件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64-67页 |
·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脉搏信号处理与分析 | 第68-78页 |
·引言 | 第68页 |
·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 | 第68-71页 |
·基于小波的脉搏波消除基线漂移和噪声的方法 | 第71-73页 |
·基于小波的脉搏波特征点检测 | 第73-77页 |
·小波变换检测信号的奇异点 | 第73-75页 |
·应用小波变换检测脉搏波信号特征点 | 第75-76页 |
·检测结果分析 | 第76-77页 |
·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六章 利用光电容积脉搏波估算动脉血压 | 第78-89页 |
·引言 | 第78页 |
·利用脉搏波传导时间估算收缩压 | 第78-82页 |
·利用脉搏波传导时间估算收缩压原理 | 第78-81页 |
·根据脉搏波传导时间计算收缩压的方法 | 第81-82页 |
·利用归一化光电容积脉搏波模型估算舒张压 | 第82-87页 |
·利用归一化光电容积脉搏波模型计算舒张压的方法 | 第83-85页 |
·根据模型计算舒张压 | 第85-87页 |
·小结 | 第87-89页 |
第七章 实验与结果 | 第89-104页 |
·引言 | 第89-90页 |
·实验方案与过程 | 第90-103页 |
·人体舒张压对比实验 | 第90-97页 |
·人体血压长时间跟踪对比实验 | 第97-103页 |
·小结 | 第103-104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4-107页 |
·研究工作总结 | 第104-105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05-106页 |
·展望 | 第106-107页 |
项目成果 | 第107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14页 |
附录 作者在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| 第11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