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11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1-39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1-20页 |
·业务过程集成 | 第13-15页 |
·业务过程交互形式 | 第15-17页 |
·跨组织的工作流过程集成 | 第17-20页 |
·相关研究工作 | 第20-31页 |
·过程集成语言 | 第20-27页 |
·过程交互模式 | 第27-29页 |
·模型分析技术 | 第29-30页 |
·建模过程 | 第30-31页 |
·尚需解决的问题 | 第31-33页 |
·本文的研究基础 | 第33-36页 |
·基于Petri 网的工作流系统构造技术与验证方法研究 | 第33-34页 |
·网络信息共享协作平台 | 第34-36页 |
·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工作 | 第36-38页 |
·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38-39页 |
第2章 半形式化的过程集成建模技术 | 第39-67页 |
·过程集成元模型 | 第39-51页 |
·改进的业务过程定义元模型 | 第39-44页 |
·过程集成元模型规约 | 第44-49页 |
·过程集成表示法 | 第49-51页 |
·过程交互模式 | 第51-62页 |
·控制依赖模式 | 第51-55页 |
·消息依赖模式 | 第55-59页 |
·多方路由模式 | 第59-62页 |
·过程集成建模过程 | 第62-64页 |
·实例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3章 形式化的过程集成建模技术 | 第67-95页 |
·同步网基础 | 第67-71页 |
·逻辑层 | 第68-69页 |
·语义层 | 第69-70页 |
·管理层 | 第70-71页 |
·集成工作流网IWFN | 第71-77页 |
·逻辑层 | 第72-75页 |
·语义层 | 第75-77页 |
·管理层 | 第77页 |
·过程集成定义语言IWFN-PNML | 第77-84页 |
·扩展的元模型 | 第78-79页 |
·标签定义 | 第79-80页 |
·网类型定义 | 第80-83页 |
·模型示例 | 第83-84页 |
·过程交互模式的IWFN 模型 | 第84-90页 |
·控制依赖模式 | 第84-87页 |
·消息依赖模式 | 第87-88页 |
·多方路由模式 | 第88-90页 |
·BPDM 模型到IWFN 模型的映射 | 第90-94页 |
·实例分析 | 第94页 |
·小结 | 第94-95页 |
第4章 过程集成模型分析技术 | 第95-113页 |
·同步网模型分析 | 第95-103页 |
·分析概述 | 第95-97页 |
·模型化简分析 | 第97-101页 |
·同步可达图分析 | 第101-103页 |
·抽象分析方法 | 第103-104页 |
·封装分析方法 | 第104-107页 |
·投影分析方法 | 第107-110页 |
·失配检验方法 | 第110-112页 |
·小结 | 第112-113页 |
第5章 过程集成实现技术 | 第113-129页 |
·过程集成的实现机制 | 第113-118页 |
·可执行过程向抽象过程注册 | 第114-116页 |
·抽象过程与可执行过程的绑定 | 第116-117页 |
·可执行过程与抽象过程的协作 | 第117-118页 |
·过程集成平台 | 第118-127页 |
·过程集成平台的体系结构 | 第119-123页 |
·过程集成管理器 | 第123-126页 |
·过程代理 | 第126-127页 |
·实例分析 | 第127-128页 |
·小结 | 第128-129页 |
第6章 结束语 | 第129-133页 |
·本文的总结工作 | 第129-130页 |
·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| 第130-1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3-137页 |
致谢 | 第137-1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