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第一部分 传统知识概述 | 第8-14页 |
一、传统知识概念梳理 | 第8-11页 |
(一) 传统知识的产生 | 第8-9页 |
(二) 相类似概念 | 第9-11页 |
二、对传统知识概念的认识 | 第11-14页 |
(一) 概念比较 | 第11-12页 |
(二) 对传统知识概念的认识 | 第12-14页 |
第二部分 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 | 第14-21页 |
一、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| 第14-18页 |
(一) 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下发达国家利益的极度扩张 | 第14-15页 |
(二) 国际社会健康协调发展需要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 | 第15-16页 |
(三) 传统知识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力量 | 第16-17页 |
(四) 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化保护是实现发展中国家人权的重要途径 | 第17-18页 |
二、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能性 | 第18-21页 |
(一) 传统知识是不断创新的智力成果 | 第19页 |
(二) 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一样具有私权属性 | 第19页 |
(三) 传统知识也具备专有性 | 第19-21页 |
第三部分 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模式 | 第21-34页 |
一、传统知识法律保护模式争议之一: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的关系 | 第21-25页 |
(一) 保护传统知识的国际立法探索 | 第21-23页 |
(二) 保护传统知识的国家立法实践 | 第23-24页 |
(三) 国际立法先行还是国内立法优先 | 第24-25页 |
二、传统知识法律保护模式争议之二:私法调整与公权力干预的关系 | 第25-27页 |
(一)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| 第25-26页 |
(二) 传统知识私法保护需要国家公权力的辅助 | 第26-27页 |
(三) 国家公权力的辅助性 | 第27页 |
三、传统知识法律保护模式争议之三:知识产权制度与其他保护制度的关系 | 第27-34页 |
(一) 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 | 第27-30页 |
(二) 特别保护制度 | 第30-31页 |
(三) 其他保护方式 | 第31-34页 |
第四部分 传统知识保护方式的构想 | 第34-41页 |
一、传统知识保护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| 第34-36页 |
(一) 传统知识的特点 | 第34-36页 |
(二) 传统知识需要怎样的保护 | 第36页 |
二、传统知识保护方式的构想 | 第36-41页 |
(一)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 | 第36-38页 |
(二) 传统技术性知识与传统标记 | 第38-41页 |
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