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 公司代表人制度的发展历程 | 第10-13页 |
一、公司代表人制度的由来 | 第10页 |
二、法定代表人概念的由来 | 第10-13页 |
第二部分 公司代表权的法理基础及其比较法研究 | 第13-18页 |
一、代理说和代表说 | 第13-15页 |
二、代理说和代表说的学说比较 | 第15-16页 |
三、公司代表人制度的比较法研究 | 第16-18页 |
(一) 大陆法系的公司代表人制度 | 第16-17页 |
(二) 英美法系的公司代表人制度 | 第17-18页 |
第三部分 公司代表人制度的内容研究 | 第18-24页 |
一、公司代表人的权利 | 第18-19页 |
二、公司代表人的义务 | 第19-24页 |
(一) 善管义务 | 第19-20页 |
(二) 忠实义务 | 第20-22页 |
(三) 善管义务与忠实义务的分析比较 | 第22-24页 |
第四部分 特殊情形下的公司代表人 | 第24-33页 |
一、公司发起人代表公司 | 第24-26页 |
(一) 发起人的法律地位 | 第24-25页 |
(二) 发起人的权利义务 | 第25-26页 |
二、监事会代表公司 | 第26-28页 |
三、破产管理人代表公司 | 第28-33页 |
(一) 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| 第28-30页 |
(二) 破产管理人代表公司的特点 | 第30页 |
(三) 破产管理人代表公司的权利义务 | 第30-33页 |
第五部分 我国现行公司代表人制度的考察 | 第33-44页 |
一、我国公司代表人制度的特点 | 第33-34页 |
(一) 公司代表人的确定,虽然法定性有所削弱,但仍未能完全体现私法自治原则 | 第33页 |
(二)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局限为自然人 | 第33页 |
(三) 公司法定代表人集权化 | 第33-34页 |
(四) 公司代表人登记制度的强行性 | 第34页 |
二、我国公司代表人制度的弊端 | 第34-35页 |
(一) 不利于公司决策的科学民主 | 第34页 |
(二) 忽视公司意思自治 | 第34页 |
(三) 有碍交易的便捷和迅速 | 第34页 |
(四) 债权人保护欠周 | 第34-35页 |
(五) 过分依赖"印章文化" | 第35页 |
三、公司代表权制度的完善构想 | 第35-44页 |
(一) 尊重私法自治,引入意定代表 | 第35-36页 |
(二) 引进股票期权制度,完善激励机制 | 第36-37页 |
(三) 完善监事会,健全内部约束机制 | 第37-39页 |
(四) 赋予股东阻却请求权,完善事前监督机制 | 第39-40页 |
(五) 健全公司代表人义务责任机制 | 第40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