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水脱硫电站燃煤过程中汞的形态转化与排放特性研究
| 摘要 | 第1-14页 |
| ABSTRACT | 第14-17页 |
| 缩略语表 | 第17-1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8-54页 |
| ·引言 | 第18-19页 |
| ·汞的性质及环境行为 | 第19-23页 |
| ·汞的理化性质 | 第19-20页 |
| ·汞的迁移规律 | 第20-23页 |
| ·汞的毒性效应 | 第23页 |
| ·煤中汞的来源、赋存及含量 | 第23-27页 |
| ·煤中汞的来源 | 第24页 |
| ·煤中汞的赋存形态 | 第24-25页 |
| ·煤中汞的含量 | 第25-27页 |
| ·燃煤过程中汞的迁移转化 | 第27-29页 |
| ·汞的分析方法 | 第29-36页 |
| ·固体样品 | 第29页 |
| ·海水样品 | 第29-30页 |
| ·烟气样品 | 第30-35页 |
| ·大气总汞 | 第35-36页 |
| ·烟气中汞的控制技术 | 第36-38页 |
| ·飞灰除汞法 | 第36页 |
| ·液体吸收法 | 第36页 |
| ·活性炭法 | 第36-37页 |
| ·烟气净化设施除汞法 | 第37-38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背景 | 第38-39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| 第39-4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的进展 | 第39-4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| 第40-41页 |
| ·研究目的、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41-42页 |
| 第1章参考文献 | 第42-54页 |
| 第2章 煤及其模拟燃烧烟气中汞的形态分析 | 第54-68页 |
| ·引言 | 第54-55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5-59页 |
| ·仪器与试剂 | 第55-5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56-57页 |
| ·燃煤过程中汞的形态分布模拟实验 | 第57-59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9-66页 |
| ·煤质 | 第59页 |
| ·煤中汞含量 | 第59-62页 |
| ·模拟燃烧的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 | 第62-6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6页 |
| 第2章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| 第3章 锅炉燃煤产物中汞的形态分析 | 第68-85页 |
| ·引言 | 第68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68-75页 |
| ·仪器与试剂 | 第68-69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69页 |
| ·锅炉与煤种 | 第69页 |
| ·采样点设置 | 第69-70页 |
| ·烟气等速采样设计 | 第70-74页 |
| ·实验工况 | 第74-75页 |
| ·烟气采样注意事项 | 第7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75-82页 |
| ·煤的工业分析 | 第75-76页 |
| ·燃煤中汞含量 | 第76页 |
| ·灰(渣)中汞含量 | 第76-77页 |
| ·海水中汞含量 | 第77页 |
| ·烟气中汞含量 | 第77-78页 |
| ·汞的质量平衡率 | 第78-80页 |
| ·汞的排放浓度 | 第80-81页 |
| ·汞的排放强度 | 第81-8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| 第3章参考文献 | 第83-85页 |
| 第4章 锅炉烟气净化设施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 | 第85-104页 |
| ·引言 | 第85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85-88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85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85-86页 |
| ·FCDs工艺 | 第86-8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88-97页 |
| ·SCR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 | 第88-92页 |
| ·ESP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 | 第92-95页 |
| ·FGD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 | 第95-97页 |
| ·利用FCDs控制汞排放的可行性分析 | 第97-100页 |
| ·SCR对汞的氧化 | 第98页 |
| ·ESP对汞的去除 | 第98页 |
| ·FGD对汞的去除 | 第98-99页 |
| ·FCDs组合对汞的去除 | 第99-10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| 第4章参考文献 | 第101-104页 |
| 第5章 脱硫海水曝气过程中汞的释放 | 第104-113页 |
| ·引言 | 第10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104-106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104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104-105页 |
| ·曝气工艺 | 第105页 |
| ·仪器参数 | 第105-10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6-111页 |
| ·检出限与热解释放率 | 第106-107页 |
| ·曝气池和周边大气中的汞浓度 | 第107-108页 |
| ·曝气池上空汞浓度与池中海水汞浓度的关系 | 第108页 |
| ·曝气池上空汞浓度与曝气强度的关系 | 第108-109页 |
| ·曝气池周围垂直高度大气中汞的浓度变化 | 第109-110页 |
| ·曝气池上空汞浓度的日变化趋势 | 第110-11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1-112页 |
| 第5章参考文献 | 第112-113页 |
| 第6章 脱硫海水中的汞向海域排放的趋势预测 | 第113-124页 |
| ·引言 | 第113页 |
| ·模型理论 | 第113-115页 |
| ·模型介绍 | 第113-114页 |
| ·理论方程 | 第114-115页 |
| ·方程求解 | 第115页 |
| ·水力模型应用 | 第115-120页 |
| ·模型网格 | 第115-117页 |
| ·边界条件 | 第117页 |
| ·水力模型验证 | 第117-119页 |
| ·流场流态模拟结果 | 第119-120页 |
| ·汞的排放趋势预测 | 第120-123页 |
| ·排水量与汞浓度 | 第120页 |
| ·预测结果 | 第120-121页 |
| ·汞的排放预测模型验证 | 第121-12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23页 |
| 第6章参考文献 | 第123-124页 |
| 第7章 结语 | 第124-126页 |
| ·本研究的贡献 | 第124页 |
| ·本研究的不足 | 第124-125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125-126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、专著与专利 | 第126-127页 |
| 致谢 | 第1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