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计算机视觉理论的三维重构方法的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·概述 | 第8-13页 |
·三维重构领域发展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双目立体匹配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4-16页 |
·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5-16页 |
·发展方向 | 第16页 |
·基于阴影的三维表面重构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本课题选题依据、研究思路 | 第17-19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双目立体视觉中的摄像机标定 | 第20-31页 |
·定义坐标系 | 第20-22页 |
·世界坐标系 | 第20-21页 |
·图像坐标系 | 第21页 |
·摄像机坐标系 | 第21-22页 |
·摄像机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摄像机标定方法 | 第23-31页 |
·R.Tsai的RAC的定标算法 | 第23-26页 |
·张氏标定法 | 第26-29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26-27页 |
·内参数约束 | 第27-28页 |
·摄像机标定的线性求解 | 第28-29页 |
·基于主动视觉系统的自定标方法 | 第29页 |
·自标定方法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图像的特征点提取与立体匹配 | 第31-37页 |
·特征点提取 | 第31-32页 |
·特征点匹配 | 第32-37页 |
·匹配准则 | 第32-33页 |
·基于灰度相关的匹配 | 第33-34页 |
·求解基础矩阵F | 第34-37页 |
第四章 匹配点3D重构 | 第37-40页 |
·计算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 | 第37-38页 |
·匹配点的三维空间坐标计算 | 第38-39页 |
·纹理生成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基于双目立体匹配物体重构的实现 | 第40-49页 |
·基于双目立体匹配物体重构的方案流程 | 第40-42页 |
·摄像机内参标定结果 | 第42页 |
·特征点检测及提取结果 | 第42-44页 |
·特征点匹配及数据统计 | 第44-45页 |
·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计算及判断 | 第45-46页 |
·匹配点三维空间坐标计算结果 | 第46-47页 |
·Delaunay三角化及纹理粘贴效果 | 第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六章 基于阴影的三维表面重构 | 第49-61页 |
·前言 | 第49页 |
·原理概述 | 第49-53页 |
·一种依据二维灰度图像的灰度差映射高度差的方法 | 第53-61页 |
·建立重构的关系模型 | 第53-55页 |
·灰度差映射高度差模型方法的流程 | 第55-56页 |
·基于灰度差映射高度差方法的实验 | 第56-58页 |
·基于灰度差映射高度查差方法的应用效果 | 第58-61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4页 |
·总结 | 第61-62页 |
·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