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肿瘤学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肿瘤病理学、病因学论文

预测环境因子潜在致癌性方法的探讨

目录第1-10页
摘要第10-14页
ABSTRACT第14-19页
缩写词表及中药第19-20页
第一章 研究背景第20-48页
   ·"三致"物质的来源第21页
   ·突变的种类第21-22页
   ·物质致突变性的检测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·我国的物质遗传毒性检测方案、体系第23页
   ·Ames测试及其它几种基于细菌的物质致突变性检测方法第23-30页
     ·Ames测试菌株的特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·Ames测试菌株的回复突变第25页
     ·Ames测试中组氨酸加入量的规定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·Ames测试方案第26-27页
     ·Ames测试对物质致突变性的判断第27页
     ·Ames测试结果的有效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改进的Ames测试第28页
     ·Ames测试检测含有组氨酸物质致突变性时存在的问题及修正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其它几种基于细菌的致突变性检测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·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第30页
   ·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发展与原理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应用第31页
   ·MutS蛋白在突变筛选与检测中的应用第31-37页
     ·错配修复系统第31-33页
     ·MutS蛋白特性与结构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基于MutS蛋白的突变检测方法第35-37页
   ·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原理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应用第38页
     ·基于SYBR Cree I荧光染料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第38-39页
   ·DNA多态性及基因突变分析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·中药及中药的毒理第41-46页
     ·中药学的发展史第41页
     ·中药分类及毒性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中药中组氨酸含量的差异性第42页
     ·中药的疗效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中药的毒性第43-46页
   ·论文立题依据、可行性分析和主要研究内容第46-48页
     ·立题依据第46页
     ·可行性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47-48页
第一部分 基于表型变化的物质致突变性检测方法第48-90页
 第二章 评价中药潜在致癌性方法的建立第49-79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50-56页
     ·试剂、酶与仪器第50页
     ·菌株第50页
     ·溶液配制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51页
     ·菌株活化与鉴定第51页
     ·中药选取及其制备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中药内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第52页
     ·相对活菌数的统计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回复子数的统计第53页
     ·相对回复突变频率第53页
     ·测试菌生理状态与物质的致突变性第53页
     ·不同培养条件下TA100生长动力学第53-54页
     ·组氨酸量与回复子数第54页
     ·TA100相对回复突变频率规律的测定第54页
     ·中药抑菌浓度的测定第54页
     ·固体法检测中药的致突变性(修改的Ames测试)第54页
     ·TA100回复子验证第54-56页
     ·新方法测定几种中药的致突变性第56页
     ·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第56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6-75页
     ·固体培养基中组氨酸量与TA100回复子菌落数间效应关系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物质的致突变性强弱的表现与测试菌的生理状态第57-58页
     ·组氨酸浓度对TA100生长的影响及适宜测试体系的探讨第58-59页
     ·TA100在不同组氨酸浓度的LB培养基中生长动力学及适宜测试体系的建立第59-60页
     ·Ames测试菌的回复突变频率规律的探讨第60-64页
     ·诱变剂浓度与测试菌株的相对回复突变频率间剂量效应关系第64-65页
     ·适于中药的致突变性检测方法的概述第65页
     ·基因型与表型第65-68页
     ·苦杏仁及苏木中组氨酸含量第68-69页
     ·苦杏仁和苏木的致突变性第69-71页
     ·新方法测定中药的致突变性第71-74页
     ·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第74-75页
   ·讨论第75-78页
   ·结论第78-79页
 第三章 Ames测试不确定性分析第79-90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79-80页
     ·菌株和培养基第79页
     ·试剂和仪器第79-80页
     ·TA100不同类型回复子的筛选及比例的确定第80页
     ·休止细胞的制备第80页
     ·不同类型的TA100回复子在液体选择培养基中生长动力学第8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80-88页
     ·Ames测试菌株及致突变物的类型第80-81页
     ·定点突变与多点突变第81-82页
     ·基因型与表型第82-84页
     ·培养时间与回复子菌落数第84-85页
     ·Ames测试对物质致突变性的判断标准第85-86页
     ·致突变物的胞外浓度与胞内浓度第86页
     ·Ames测试检测含组氨酸物质致突变性的结果不确定第86页
     ·假阴性及假阳性结论的影响因素第86-88页
   ·讨论与结论第88-90页
第二部分 基于DNA变化的突变检测法第90-141页
 第四章 几种常见的突变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物质致突变性的可行性探讨第91-101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92-97页
     ·菌株和培养基第92页
     ·试剂和仪器第92页
     ·彗星实验第92-94页
     ·SSCP电泳及银染第94-96页
     ·测序法检测突变第96-97页
   ·结果及分析第97-100页
     ·细菌彗星实验检测突变第97页
     ·SSCP电泳检测突变第97-98页
     ·测序法鉴定突变第98-100页
   ·讨论与结论第100-101页
 第五章 应用MutS蛋白筛检突变第101-122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101-110页
     ·化学试剂第101页
     ·分子克隆用酶、试剂和菌株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102页
     ·缓冲液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mutS基因的扩增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PCR产物与载体pMD18-T simple连接第104页
     ·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104页
     ·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第104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pMD18-T-S-mutS的筛选与鉴定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mutS基因与表达载体pET32a(+)连接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MutS蛋白过量表达与纯化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·蛋白含量及纯度测定第107页
     ·MutS蛋白活性检测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·MutS蛋白结合DNA实验及DNA的回收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回收的DNA的相对量第109页
     ·突变检测效率的测定第109-110页
   ·结果及分析第110-119页
     ·应用MutS蛋白检测突变的实验策略第110页
     ·关于MutS蛋白检测突变的一点假设第110页
     ·mutS基因克隆及测序验证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·MutS蛋白表达质粒pET32a(+)-mutS的构建及验证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·MutS蛋白纯化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·MutS蛋白活性检测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·MutS蛋白对DNA的亲和性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·基于MutS蛋白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突变检测方法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该方法检测突变的有效性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基因组范围内未知突变的检测第119页
   ·讨论第119-120页
   ·结论第120-122页
 第六章 极低比例的突变体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第122-141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124-129页
     ·菌株和培养基第124页
     ·试剂和仪器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·目的DNA片段的扩增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·DNA复性及复性情况判断第126页
     ·变性温度与PCR扩增效率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·不对称PCR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·激光诱导荧光毛细管电泳-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突变第128-129页
   ·结果及分析第129-139页
     ·DNA片段大小的选择第129页
     ·引物的选择第129-130页
     ·DNA片段复性第130-133页
     ·突变体扩增PCR程序中变性温度的选择第133-135页
     ·突变体扩增PCR程序(Mutant-amplifying PCR)第135-136页
     ·不对称PCR(Asymmetric PCR)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·激光诱导荧光毛细管电泳-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突变第137-139页
   ·讨论及结论第139-141页
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41-143页
参考文献第143-156页
致谢第156-157页
在读期间发表和投稿的学术论文第157-181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81页

论文共1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活性下调参与人类肝细胞癌中5-FU抑癌作用的研究
下一篇:清朝蒙古地区司法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