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--人工智能理论论文

基于遗传算法的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模糊控制器设计

中文摘要第1页
英文摘要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-11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7-8页
     ·智能控制的起源与发展第8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1-12页
第二章 非最小相位系统地分析第12-16页
   ·最小、非最小相位系统的定义第12页
   ·非最小相位系统类型第12-13页
   ·非最小相位系统的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5-16页
第三章 模糊控制基础知识第16-25页
   ·基本定义和术语第16-17页
   ·模糊控制系统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第18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系统的分类第18页
   ·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18-24页
     ·基本原理与组成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第19-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四章 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第25-32页
   ·基本遗传算法第25-28页
     ·编码第25-26页
     ·适应度函数第26页
     ·遗传算子第26-28页
     ·遗传算法的运行参数第28页
   ·伪并行遗传算法第28-31页
     ·伪并行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并行遗传算法的分类第30页
     ·子群体信息交换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31-32页
第五章 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模糊控制器设计第32-46页
   ·模糊控制中待优化的问题第32-33页
   ·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第33-40页
     ·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规则的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第36-40页
   ·仿真实例第40-45页
     ·参数设置第40页
     ·分析和改进第40-43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第43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六章 基于伪并行遗传算法的模糊 PID 复合控制器的设计第46-55页
   ·模糊 PID 复合控制器的系统第46-49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器的缺陷第46页
     ·模糊 PID 复合控制器的提出及工作原理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模糊 PID 复合控制器的缺陷及改进第47-49页
   ·基于伪并行遗传算法的模糊 PID 复合控制器的设计第49-51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50页
     ·遗传算法优化模糊 PID 控制器设计第50-51页
   ·仿真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参数设置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七章 结束语第55-57页
   ·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第55页
   ·后续工作展望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1-62页
详细摘要第62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民法占有保护研究
下一篇:IKEv2协议在Linux环境下的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