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8页 |
| 摘要 | 第8-9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9-14页 |
| ·免耕覆盖对夏玉米田生态的影响 | 第9-11页 |
| ·免耕覆盖对夏玉米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| 第9-10页 |
| ·免耕覆盖对夏玉米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| 第10页 |
| ·免耕覆盖对夏玉米田土壤结构、根际生物活性和肥力的影响 | 第10页 |
| ·免耕覆盖对夏玉米田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| 第10-11页 |
| ·免耕覆盖对夏玉米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| 第11页 |
| ·免耕覆盖对夏玉米的生理效应。 | 第11-14页 |
| ·免耕覆盖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| 第11页 |
| ·免耕覆盖对夏玉米叶片光合的影响 | 第11页 |
| ·免耕覆盖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| ·免耕覆盖对夏玉米产量的效应 | 第12-14页 |
| 2 引言 | 第14-15页 |
| 3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18页 |
| ·试验概况与材料 | 第15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15-16页 |
| ·调查项目与测定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·土壤温度 | 第16页 |
| ·土壤水分 | 第16页 |
| ·播种质量参数 | 第16页 |
| ·幼苗素质 | 第16页 |
| ·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 | 第16页 |
| ·光照强度 | 第16页 |
| ·土壤棵间蒸发 | 第16页 |
| ·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 | 第16-17页 |
| ·土壤根际微生物、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碳通量 | 第17页 |
| ·考种计产 | 第17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17-18页 |
| 4 结果与分析 | 第18-33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播种效果的影响 | 第18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| ·对土壤日平均温度的影响 | 第18页 |
| ·对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蒸发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光照强度的影响 | 第21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幼苗素质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22-24页 |
| ·夏玉米光合速率及细胞间隙CO2浓度的日变化 | 第22-23页 |
| ·光合速率日变化 | 第22页 |
| ·细胞间隙CO2浓度的日变化 | 第22-23页 |
| ·夏玉米蒸腾速率、气孔导度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 | 第23-24页 |
| ·蒸腾速率日变化 | 第23页 |
| ·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| 第23-24页 |
| ·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 | 第24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荧光参数的影响 | 第24-27页 |
| ·对玉米叶片基础荧光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| ·对玉米叶片最大荧光的影响 | 第25页 |
| ·对玉米叶片可变荧光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| ·对玉米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| 第26页 |
| ·对玉米叶片PSⅡ潜在活性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 | 第27-31页 |
| ·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 | 第27-29页 |
| ·细菌数量动态变化 | 第27页 |
| ·放线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| 第27-28页 |
| ·真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| 第28-29页 |
| ·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 | 第29-30页 |
| ·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| 第29页 |
| ·对脲酶活性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| ·玉米田土壤碳通量变化 | 第30-31页 |
| ·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碳通量变化 | 第30页 |
| ·土壤碳通量日变化 | 第30-31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| ·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| ·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5 结论与讨论 | 第33-36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生长的土壤环境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苗期光照强度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机播夏玉米的播种效果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荧光特性的影响 | 第34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 | 第34页 |
| ·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6-41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41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