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·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自动测试系统概述 | 第10-15页 |
| ·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| 第10-12页 |
| ·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 | 第12-13页 |
| ·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简介 | 第13-14页 |
| ·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发思想 | 第14-15页 |
| ·测试泛环境(ABBET)概述 | 第15页 |
| 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8页 |
| 第2章 基于ABBET的VITE2.0概述 | 第18-29页 |
| ·ABBET的概览及体系架构 | 第18-21页 |
| ·ABBET的概览 | 第18-20页 |
| ·ABBET的体系架构 | 第20-21页 |
| ·虚拟仪器测试环境VITE2.0 | 第21-28页 |
| ·系统结构 | 第22-23页 |
| ·功能组成 | 第23-24页 |
| ·VITE2.0开发流程 | 第24-28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28-29页 |
| 第3章 VITE2.0系统集成程序的设计 | 第29-47页 |
| ·ABBET资源管理软件接口——IEEE1226.3-1998概述 | 第29-33页 |
| ·描述 | 第29-31页 |
| ·与ABBET体系结构的关系 | 第31-33页 |
| ·系统集成程序的功能与程序结构 | 第33-36页 |
| ·构建思想 | 第36-39页 |
| ·资源管理类模型设计 | 第36-38页 |
| ·语言无关实现设计 | 第38-39页 |
| ·虚实映射算法设计 | 第39-46页 |
| ·虚拟资源、逻辑仪器、物理仪器之间的关系 | 第39-41页 |
| ·虚实映射算法 | 第41-46页 |
| ·匹配物理仪器能力 | 第43-44页 |
| ·匹配路径 | 第44-46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46-47页 |
| 第4章 VITE2.0测试程序生成器的设计 | 第47-63页 |
| ·测试程序生成器的功能与程序结构 | 第47-52页 |
| ·功能 | 第47-51页 |
| ·程序结构 | 第51-52页 |
| ·构建思想 | 第52-58页 |
| ·数据建模 | 第52-55页 |
| ·语言无关性设计 | 第55-58页 |
| ·ATLAS向面向仪器言语的转换 | 第58-62页 |
| ·ATLAS与ANSI C的结合 | 第59-61页 |
| ·ATLAS与自定义脚本的结合 | 第61-62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62-63页 |
| 第5章 VITE2.0综合数据分析管理程序的设计 | 第63-73页 |
| ·综合数据分析管理程序的功能与程序结构 | 第63-65页 |
| ·构建思想 | 第65-71页 |
| ·程序结构开放性设计 | 第65-69页 |
| ·使用COM组件的优点 | 第65-66页 |
| ·普通COM调用方法的缺陷 | 第66-67页 |
| ·改进方案 | 第67-69页 |
| ·报表通用性设计 | 第69-71页 |
| ·程序主要特点 | 第71-72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72-73页 |
| 结论 | 第73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8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