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行政法论文

行政问责的法治化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3页
引言第13-14页
一、行政问责法治化的理论基础第14-18页
 (一) 行政问责第14-15页
 (二) 法治第15-16页
 (三) 行政问责与法治的关系第16-18页
二、我国行政问责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第18-22页
 (一) 制度体系层面第18页
  1. 问责法规体系尚未建立第18页
  2. 规范制定水平参差不齐第18页
  3. 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第18页
 (二) 实施执行层面第18-19页
  1. 问责主体缺乏独立性第18页
  2. 问责客体界定不清第18-19页
  3. 问责程序不规范第19页
  4. 责任形式不完整第19页
  5. 问责范围宽严不一第19页
 (三) 保障配套层面第19-22页
  1. 缺乏有效的申诉救济机制第19-20页
  2. 缺乏完整的复出善后机制第20页
  3. 缺乏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第20页
  4. 缺乏良好的问责社会氛国第20-22页
三、国内外及我国香港地区行政问责的比较第22-28页
 (一) 国外行政问责第22-24页
  1. 国外行政问责的发展第22-24页
  2. 国外行政问责的发展启示第24页
 (二) 我国内地行政问责第24-26页
  1. 我国内地行政问责的发展第24-26页
  2. 我国内地行政问责的发展启示第26页
 (三) 我国香港高官问责制第26-28页
  1. 高官问责制的主要内容第26-27页
  2. 香港高官问责制的启示第27-28页
四、我国行政问责法治化的规范途径第28-32页
 (一) 完善行政问责法制体系第28页
  1. 出台《行政问责法》第28页
  2. 完善配套法规制度第28页
 (二) 完善行政问责内部机制第28-29页
  1. 科学界定行政问责的主体、客体以及范围第28页
  2. 规范行政问责程序第28-29页
  3. 完善责任追究形式第29页
  4. 完善问责救济机制第29页
 (三) 完善外部配套机制第29-32页
  1. 完善监督机制第29-30页
  2. 完善政务信息公开机制第30页
  3. 完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第30-31页
  4. 改善问责的"生态环境"第31-32页
结论第32-33页
参考文献第33-3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第34-35页
致谢第35-36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36-37页

论文共3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现状与优化
下一篇: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探析--以“小产权房”为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