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微气泡气浮工艺预处理含油餐饮废水效能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25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8-9页 |
| ·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概述 | 第9-14页 |
| ·重力分离法 | 第10-11页 |
| ·气浮法 | 第11-12页 |
| ·粗粒化法 | 第12页 |
| ·凝聚法 | 第12-13页 |
| ·生物处理法 | 第13页 |
| ·电化学法 | 第13-14页 |
| ·膜过滤法 | 第14页 |
| ·餐饮废水的处理现状 | 第14-18页 |
| ·气浮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8-23页 |
| ·气浮理论的概述 | 第18-19页 |
| ·常用的气浮设备及其应用 | 第19-21页 |
| ·气浮技术的应用现状 | 第21-22页 |
| ·混凝-气浮法的概述 | 第22-23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3-24页 |
| ·课题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|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| 第25-31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5-27页 |
| ·原水水质 | 第25-26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26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6-27页 |
| ·微气泡发生装置 | 第27-28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28-31页 |
| ·含油量的测定 | 第28页 |
| ·COD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| ·气泡大小的测定 | 第29-31页 |
| 第3章 微气泡气浮法和传统加压溶气气浮的比较 | 第31-48页 |
| ·微气泡气浮和传统加压溶气浮的试验流程 | 第31-33页 |
| ·混凝气浮基本工艺参数的确定 | 第33-35页 |
| ·混凝剂种类的确定 | 第33页 |
| ·pH 值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| ·微气泡气浮法和传统加压溶气气浮的比较试验 | 第35-43页 |
| ·PAC投量对两种气浮设备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| ·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| ·压力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| ·回流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| ·两种气浮反应气泡稳定时间的比较 | 第43-46页 |
| ·两种气浮反应设备的性能及经济性比较 | 第46-4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4章 微气泡气浮法作用机理初探讨 | 第48-67页 |
| ·用于测量气泡大小的图像分析法 | 第48-50页 |
| ·压力对气泡大小及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| 第50-59页 |
| ·含油污染物气浮原理 | 第59页 |
| ·微气泡的形成及其特性 | 第59-6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| 结论 | 第67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3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