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27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催化法消除氮氧化物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9页 |
| ·氮氧化物的催化分解 | 第14页 |
| ·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 | 第14-19页 |
| ·催化剂概述 | 第19-26页 |
| ·催化剂的组成 | 第19-21页 |
| ·催化剂的基本类型 | 第21-22页 |
| 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| 第22-24页 |
| ·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| 第24-26页 |
| ·本论文的思路及主要工作 | 第26-27页 |
| 第2章 催化剂Fe(O)催化脱除NO_x的性能研究 | 第27-43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7-30页 |
| ·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27页 |
| 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7页 |
| ·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| 第27-29页 |
| 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29-30页 |
| ·催化剂Fe(O)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0-33页 |
| ·活性组分Fe的负载量对催化剂Fe(O)活性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| ·焙烧温度对催化剂Fe(O)活性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| ·空速对催化剂Fe(O)活性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催化剂Fe(O)的表征 | 第33-37页 |
| ·XRD图谱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BET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SEM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TPR分析 | 第36页 |
| ·XPS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催化剂Fe(O)的改性研究 | 第37-42页 |
| ·稀土元素的添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过渡元素的添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3章 催化剂FeNi(O)催化脱除NO_x的性能研究 | 第43-52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3页 |
| ·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43页 |
| 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43页 |
| 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43页 |
| ·催化剂FeNi(O)的影响因素的考察 | 第43-45页 |
| ·Fe/Ni对催化剂FeNi(O)活性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焙烧温度对催化剂FeNi(O)活性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·空速对催化剂FeNi(O)活性的影响 | 第45页 |
| ·催化剂FeNi(O)的表征 | 第45-49页 |
| ·XRD图谱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BET分析 | 第47页 |
| ·SEM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·TPR分析 | 第48页 |
| ·XPS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催化剂FeNi(O)的改性研究 | 第49-51页 |
| ·Ba元素的添加对催化剂FeNi(O)活性的影响 | 第49页 |
| ·Zr元素的添加对催化剂FeNi(O)活性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| 第4章 催化剂FeNiZr(O)催化脱除NO_x的性能研究 | 第52-59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2页 |
| ·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52页 |
| 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52页 |
| 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52页 |
| ·催化剂FeNiZr(O)的影响因素的考察 | 第52-54页 |
| ·Zr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FeNiZr(O)活性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| ·焙烧温度对催化剂FeNiZr(O)活性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| ·空速对催化剂FeNiZr(O)活性的影响 | 第54页 |
| ·催化剂FeNiZr(O)的表征 | 第54-58页 |
| ·XRD图谱分析 | 第54-56页 |
| ·BET分析 | 第56页 |
| ·SEM分析 | 第56-57页 |
| ·TPR分析 | 第57页 |
| ·XPS分析 | 第57-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结论 | 第59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7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