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提要 | 第1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63页 |
| ·糠醛的发展和生产概况 | 第10-27页 |
| ·糠醛的发展历程 | 第10页 |
| ·糠醛的生产概况 | 第10-11页 |
| ·糠醛的生产工艺的发展 | 第11-16页 |
| ·糠醛衍生物的生产与应用 | 第16-24页 |
| ·我国糠醛产业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5页 |
| ·对我国糠醛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| 第25-27页 |
| ·糠偶姻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| 第27-31页 |
| ·概述 | 第27页 |
| ·糠偶姻的合成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糠偶姻的用途 | 第28-29页 |
| ·近年来糠偶姻以及其衍生物的开发与应用 | 第29-31页 |
| ·合成本文相关产品的方法的简介 | 第31-36页 |
| ·醚的合成方法 | 第31-34页 |
| ·合成糠偶姻酯的方法 | 第34-36页 |
| ·合成本论文中化合物的实验手段的介绍 | 第36-53页 |
| ·微波辐射实验方法 | 第36-42页 |
| ·超声波辐射方法介绍 | 第42-53页 |
| ·本课题选择的意义 | 第53-63页 |
| 第二章 糠偶姻单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| 第63-81页 |
| ·引言 | 第63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63-67页 |
| ·仪器和试剂 | 第63-64页 |
| ·原料的纯化和化合物的合成 | 第64-6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67-68页 |
| ·不同碱对反应影响 | 第67-68页 |
| ·酰氯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| 第68页 |
| ·五种糠偶姻单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| 第68-7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8-81页 |
| 第三章 糠偶姻双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| 第81-103页 |
| ·引言 | 第81-82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82-85页 |
| ·仪器及药品 | 第82-83页 |
| ·化合物的合成 | 第83-8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85-90页 |
| ·有机碱对反应的影响 | 第85-87页 |
| ·酰氯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87页 |
| ·微波辐射功率对反应的影响(以糠偶姻与苯甲酰氯的反应为例) | 第87-89页 |
| ·目标产物的表征数据 | 第89-90页 |
| ·反应机理的探究 | 第90页 |
| ·目标产物的表征及结果分析(以1,2-双苯甲酰氧基-1,2-(2-呋喃基)乙烯为例) | 第90-100页 |
| ·1,2-二苯甲酰氧基-1,2-双(2-呋喃基)乙烯的物性 | 第90-91页 |
| ·1,2-二苯甲酰氧基-1,2-双(2-呋喃基)乙烯的表征与结果分析 | 第91-10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1-103页 |
| 第四章 微波辐射下糠偶姻醚类衍生物的合成 | 第103-125页 |
| ·引言 | 第103-10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104-111页 |
| ·仪器及药品 | 第104-105页 |
| ·原料的纯化和化合物的合成 | 第105-11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11-114页 |
| ·微波工作功率对反应的影响 | 第112-113页 |
| ·反应中相转移催化剂、溶剂、碱催化剂的选择 | 第113-114页 |
| ·实验总结以及机理探讨 | 第114-116页 |
| ·工作展望 | 第116-11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7-11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8-125页 |
| 第五章 超声波辐射下糠偶姻醚类以及烷氧基醚类衍生物的合成与制备 | 第125-147页 |
| ·引言 | 第125-126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126-131页 |
| ·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| 第126-127页 |
| ·原料的制备 | 第127-129页 |
| ·目标产物的合成 | 第129-13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31-144页 |
| ·传统方法下两种加料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131-133页 |
| ·超声波辅助下两种加料方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| 第133-134页 |
| ·超声波辅助下,此类反应的详细讨论 | 第134-1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44-147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47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47-149页 |
| 摘要 | 第149-152页 |
| Abstract | 第152-155页 |
| 致谢 | 第1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