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·本文工作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热能发电相关理论 | 第16-26页 |
·热电原理 | 第16-18页 |
·赛贝克效应 | 第16-17页 |
·帕尔帖效应 | 第17页 |
·汤姆逊效应 | 第17-18页 |
·热电材料性能参数 | 第18-21页 |
·赛贝克系数 | 第18-19页 |
·电导率 | 第19-20页 |
·热导率 | 第20页 |
·热电性能优值 | 第20-21页 |
·热传导理论 | 第21-23页 |
·热传导微分方程 | 第21-22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22-23页 |
·求解方法 | 第23页 |
·太阳能热电装置工作原理 | 第23-25页 |
·太阳辐射能量 | 第23-24页 |
·太阳能热电装置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太阳能热电装置的分析模型 | 第26-50页 |
·单P-N结模型 | 第26-33页 |
·数学模型 | 第26-29页 |
·有限元模型 | 第29-32页 |
·理论解与ANSYS解对比 | 第32-33页 |
·多P-N结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模型与相关参数 | 第33页 |
·计算结果 | 第33-34页 |
·单P-N结与多P-N结的ANSYS解对比 | 第34-35页 |
·热电装置实际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| 第35-48页 |
·有限元模型 | 第35-38页 |
·实际边界条件 | 第38-46页 |
·热电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聚光比对热电性能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4章 太阳能热电装置性能分析 | 第50-62页 |
·集热体对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4页 |
·集热体吸收率 | 第50-51页 |
·集热体发射率 | 第51-53页 |
·集热体热导率 | 第53-54页 |
·自然对流换热对性能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·冷端温度对性能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·负载对性能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·提高热电性能的途径 | 第60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5章 太阳能热电装置(火用)烟效率分析 | 第62-76页 |
·(火用)分析基本理论 | 第62-66页 |
·(火用)与能 | 第62-63页 |
·(火用)和(火无) | 第63-64页 |
·能量的转换规律 | 第64-65页 |
·热量(火用) | 第65-66页 |
·太阳能热电装置的(火用)分析模型 | 第66-69页 |
·热效率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(火用)效率分析 | 第67-69页 |
·(火用)效率的影响因素 | 第69-75页 |
·集热体发射率 | 第69-71页 |
·集热体热导率 | 第71-72页 |
·自然对流换热 | 第72-73页 |
·冷端温度 | 第73-74页 |
·负载 | 第74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·结论 | 第76-77页 |
·展望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、发表的论文和参编书籍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