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城乡金融组织论文

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3页
第1章 绪论第13-20页
   ·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4-18页
     ·国外的研究动态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的研究动态第15-18页
   ·文章的写作方法及结构第18-20页
第2章 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理论渊源第20-28页
   ·金融深化论第20-23页
     ·金融深化与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内部动力第20-21页
     ·金融深化与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外部动力第21-23页
   ·制度变迁理论第23-28页
     ·制度变迁与效率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制度变迁与交易成本第24-28页
第3章 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历程回顾与反思第28-35页
   ·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历程回顾第28-32页
     ·初期摸索阶段第28-29页
     ·“改革、整顿、巩固、提高”阶段第29页
     ·体制改革探索阶段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体制改革攻坚阶段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新一轮深化改革阶段第31-32页
   ·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历次改革的成功经验总结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始终坚持农村信用社服务“三农”的最终目标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对农信社改革的支持第33页
   ·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历次改革的教训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外部领导管理体制不明第33页
     ·合作制性质没有得到较好体现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政府部门监督和管理职责混淆第34-35页
第4章 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的效率分析第35-50页
   ·改革效率的基本内涵第35页
   ·改革内在效率的实证分析第35-41页
     ·数据来源及样本的选择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改革效率计量模型选择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实证分析过程第37-41页
     ·实证分析结果第41页
   ·改革外在效率的比较分析第41-50页
     ·改革模式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·“三农”支持力度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 ·改革成本分析第46-50页
第5章 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障碍第50-67页
   ·产权制度依然存在缺陷第50-57页
     ·产权虚置且股权高度分散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利益主体多元化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法人治理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第53-57页
   ·增量改革成本递增且缺乏有效处置方式第57-60页
     ·增量改革成本递增第57-59页
     ·缺乏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第59-60页
   ·改革“三化”方向与服务“三农”目标的矛盾第60-62页
     ·农信社改革目标多元化矛盾第61页
     ·改革实践导致的偏差第61-62页
   ·地方政府难以把握管理“度”第62-67页
     ·一种合作博弈下的选择第62-64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管理过“度”表现第64-67页
第6章 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第67-82页
   ·完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第67-72页
     ·合理重置股权结构第67-69页
     ·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第69-71页
     ·合理引进战略投资者第71-72页
   ·多途径分担处理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第72-78页
     ·存量不良资产的分担及处置第72-76页
     ·增量不良资产的处置及控制第76-78页
   ·坚持服务“三农”目标第78-79页
     ·“三化”改革要坚持以“三农”为基础第78-79页
     ·加大支农有效信贷投入第79页
   ·建立政府与农村信用社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第79-82页
     ·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法律地位第80页
     ·保持农村信用社的独立性第80页
     ·将地方政府的权力运行纳入法制轨道第80-81页
     ·加强农村信用社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调第81-82页
结论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7页
附录 A 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)第87-88页
致谢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知识产权制度变迁中的私权与公权关系研究
下一篇:开发吉林市邮政局监控、申报信息系统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