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雷达论文--雷达设备、雷达站论文--雷达接收设备论文--雷达信号检测处理论文

主动毫米波导引头地面雷达站检测识别技术

图目录第1-10页
表目录第10-11页
摘要第11-12页
ABSTRACT第12-14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4-20页
   ·引言第14-15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 ·主动制导反辐射导弹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雷达天线电磁散射特性研究现状第16页
     ·强地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地面雷达站目标识别技术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8-20页
第二章 雷达天线电磁散射特性建模第20-42页
   ·引言第20页
   ·天线的电磁散射机理第20-23页
   ·旋转抛物面天线的RCS第23-31页
     ·用几何光学法求解旋转反射面的镜面反射场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用等效电磁流法求解旋转反射面的绕射场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总散射场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仿真计算结果第28-30页
     ·旋转抛物面天线RCS的特性第30-31页
   ·裂缝阵列天线的RCS第31-41页
     ·用矩量法计算裂缝阵的模式项RCS第31-35页
     ·用物理光学法计算裂缝阵的结构项RCS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总散射场第36页
     ·仿真计算结果第36-40页
     ·裂缝阵列天线RCS的特性第40-4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三章 强地杂波背景下地面雷达站目标检测技术第42-63页
   ·引言第42页
   ·空地制导雷达地面杂波特性第42-44页
   ·DBS扫描成像用于强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检测第44-55页
     ·采用多普勒波束锐化(DBS)技术的综合考虑第44页
     ·多普勒波束锐化的基本原理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多普勒波束锐化对系统的要求第47页
     ·多普勒波束锐化的参数选择准则第47-49页
     ·DBS成像的距离走动补偿第49页
     ·DBS成像算法的处理流程第49-50页
     ·仿真实验第50-55页
   ·目标RCS序列的估计方法第55-61页
     ·利用目标RCS序列进行目标识别的可行性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单幅子图目标RCS的估计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利用序列图像估计目标的RCS序列第57页
     ·仿真实验第57-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3页
第四章 主动雷达导引头地面雷达站目标识别技术第63-76页
   ·引言第63页
   ·地面雷达站目标识别算法的总体框架第63-64页
   ·地面雷达站目标识别算法及多特征融合处理第64-73页
     ·RCS序列周期性特征及其识别算法第64-65页
     ·RCS序列周期性强弱特征及其识别算法第65页
     ·RCS序列平滑性特征及其识别算法第65-66页
     ·RCS序列峰值特征及其识别算法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多特征融合识别算法第67页
     ·融合识别策略第67页
     ·仿真实验第67-73页
   ·地面雷达站目标识别算法综合演示程序第73-75页
     ·算法综合演示程序所集成的功能第73页
     ·算法综合演示程序界面第73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五章 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的雷达天线检测技术第76-107页
   ·引言第76-77页
   ·相控阵雷达天线的高分辨散射特性第77-83页
     ·平板的等效散射中心分布第77-79页
     ·隙缝的等效散射中心分布第79-80页
     ·仿真计算结果第80-83页
   ·相控阵雷达天线的高分辨距离像第83-88页
     ·采用调频步进雷达对天线目标成像第83-84页
     ·调频步进雷达信号形式第84-85页
     ·相参合成距离像原理第85-86页
     ·仿真实验第86-88页
   ·基于单幅距离像的天线目标积累检测算法第88-98页
     ·信号检测的基本理论及最佳检测器结构第88-92页
     ·天线目标的单周期径向积累检测算法第92-95页
     ·仿真实验第95-98页
   ·基于多幅距离像的天线目标积累检测算法第98-105页
     ·多幅距离像积累的主要问题第98-99页
     ·多幅距离像积累检测的算法流程第99-101页
     ·多幅距离像的非相干积累检测第101页
     ·仿真实验第101-10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5-107页
第六章 结束语第107-111页
致谢第111-112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2-113页
参考文献第113-115页

论文共11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
下一篇:弗里德曼的法律文化观--选择共和国的可能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