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论文

湖南水旱灾害成因及水循环安全体系建设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30页
 1 课题背景与选题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·选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·选题目的第13页
 2 研究的基础理论第13-17页
   ·生态学第13-14页
   ·系统论第14页
   ·仿生学第14-15页
   ·循环理论第15-17页
 3 水循环和水资源研究进展第17-19页
   ·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和水资源演变基础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·水循环演变驱动下的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基础研究第18页
   ·水循环科学调控基础研究第18-19页
 4 国内外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第19-20页
 5 国外治水防洪研究进展第20-25页
 6 湖南水循环安全问题研究进展第25-27页
   ·湖南水循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-26页
   ·湖南水循环安全的维护措施第26-27页
 7 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27-28页
   ·理论研究创新点第27-28页
   ·实践研究创新点第28页
 8 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8-29页
   ·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思路第29-30页
第二章 湖南省域水系概况第30-36页
 1 江、河第30-33页
   ·湘水第30页
   ·资水第30-31页
   ·沅水第31页
   ·澧水第31页
   ·其他河流第31-33页
 2 湖泊与水库第33-36页
   ·湖泊第33-34页
   ·水库第34-36页
第三章 湖南省域水循环安全问题分析第36-43页
 1 地理因素第36-37页
 2 降水特点第37-38页
   ·四个降水高值区第37-38页
   ·三个降水低值区第38页
 3 人为因素第38-39页
 4 湖南洪水问题第39-41页
   ·降水强度第39-40页
   ·洪水特点第40-41页
 5 湖南干旱问题第41-43页
   ·干旱的成因第41-42页
   ·湖南干旱的特点第42-43页
第四章 湖南水循环安全体系及生态服务功能第43-65页
 1 湖南山地分散蓄水模式第43-46页
   ·分散蓄水模式描述第43页
   ·分散蓄水的生态服务功能第43-46页
 2 湖南山地即时水库防洪体系第46-49页
   ·即时水库的概念第46页
   ·即时水库体系的建立第46-48页
   ·即时水库的生态服务功能第48-49页
 3 城市绿地隐形蓄水系统第49-54页
   ·城市绿地隐形蓄水系统的概念与蓄水原理第50页
   ·城市绿地隐形蓄水系统的结构与组成第50-52页
   ·城市绿地隐形蓄水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第52-54页
 4 蓄水模式的应用实例第54-65页
   ·湖南农业大学校园“红轴”景观设计第54-59页
   ·零陵生态农业园规划第59-62页
   ·汨罗市杨桥村水资源利用与水旱灾害防御规划第62-65页
     ·项目概况第62页
     ·规划目标第62页
     ·规划构思第62页
     ·杨桥村蓄、排水现状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杨桥村水利建设规划第63-65页
第五章 湖南省域水系建设总体规划与设计构思第65-76页
 1 湖南省域水系分布现状分析第65页
 2 湖南省域水系建设总体规划构思第65-69页
   ·规划目标第66页
   ·规划原则第66-68页
   ·规划依据第68页
   ·建设思路第68-69页
 3 湖南省域水系建设概念规划第69-70页
 4 湖南省域水系建设工程设计构思第70-76页
   ·湖南山地蓄水工程第70-74页
     ·湖南山地蓄水的必要性第70-71页
     ·湖南山地蓄水水库类型第71-73页
     ·湖南山地蓄水水库防洪库容设计第73-74页
   ·湖南水系恢复工程第74-76页
     ·湖南退耕还水还林工程第74-76页
第六章 总结与讨论第76-83页
 1 湖南水旱灾害发生的特点第76页
 2 湖南水旱灾加重的原因第76-78页
   ·湖南水灾加重的主要原因第76-77页
   ·湖南旱灾加重的主要原因第77页
   ·湖南山洪灾害加重的主要原因第77-78页
 3 反思湖南水旱灾害传统治理措施及效果第78-79页
 4 湖南山地分散蓄水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分析第79页
 5 湖南山地修建即时水库蓄水防洪的可行性与效果分析第79-80页
 6 水系仿生设计的应用前景第80页
 7 物质小循环的生态学价值第80-81页
 8 湖南水循环安全问题讨论第81-83页
   ·湖南整体水系蓄水功能退化与洞庭湖区的安全问题第81页
   ·大量硬化地面造成地表土层即时蓄水能力变弱问题第81-82页
   ·湖南治理水旱灾害总体思路存在的问题第82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8页
致谢第88-89页
个人简介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FPGA在核磁共振波谱仪和CPT频标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马克思“法与宗教关系”的思想及其时代意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