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6页 |
绪论 | 第6-9页 |
一、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及意义 | 第9-19页 |
(一) 世界观的变革根本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| 第9-12页 |
(二) 马克思实现了思维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哲学转变 | 第12-16页 |
(三) 思维方式的转换导致整个哲学理论发生了根本变革 | 第16-19页 |
二、从观物的思维方式到观人的思维方式 | 第19-29页 |
(一) 哲学思维方式转变的原因 | 第19-21页 |
(二) 观物的思维方式及其特点 | 第21-23页 |
(三) 人只能按照“人”的方式去把握 | 第23-29页 |
三、范导人和哲学未来的“类哲学” | 第29-42页 |
(一) 类概念提出及其理论依据 | 第29-37页 |
(二) 类与人的存在方式 | 第37-39页 |
(三) 类哲学的价值和意义 | 第39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注释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47-49页 |
ABSTRACT | 第49-51页 |
后记 | 第51页 |